&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專家稱公民批評政府無保障 誹謗罪成官員護身符(2)
        2010年03月22日 11:49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發表評論  【字體:↑大 ↓小

          更為嚴重的是,這使本來的個人與個人之訴,變成個人與政府和國家司法公器的對壘,擴大激化矛盾的范圍,不但嚴重損害了法律的尊嚴和政府的公信力,也使公民的合法權益失去司法公平的保護。

          當然,這些危害性已經引起了高層的警惕。公安部2009年下發的《關于嚴格依法辦理侮辱誹謗案件的通知》指出:“近年來,少數地方公安機關在辦理侮辱、誹謗案件過程中,不能嚴格、準確依法辦案,引起了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產生了不良的社會影響,損害了公安機關形象和執法公信力。”

          這一通知還指出,“一些群眾從不同角度提出批評、建議,是行使民主權利的表現。如果將群眾的批評、牢騷以及一些偏激言論視作侮辱、誹謗,使用刑罰或治安處罰的方式解決,不僅于法無據,而且可能激化矛盾!

          “公安部下發的這個通知,比較正面地肯定了公民的批評監督權利,而對以侮辱、誹謗的司法罪名控制言論的危害性有了清醒的認識。這個通知針對某些地方官員的這種‘治人’手段提出了嚴厲批評,并強調了要嚴格依法辦理案件。不論收效如何,其人性化意見以及規勸意圖非常明顯。”胡仙芝博士分析認為。

          公民監督才能少走彎路

          多位受訪專家認為,盡管以往的“誹謗官員”案中,也存在個別公民過當或批評舉報與事實有出入的問題。但在現代法治社會,公民與政府掌握的信息很難完全對等,因此法律的設計上必須容忍公民對政府錯誤的、不公平的批評,否則只會從根本上將公民的監督權、批評權取消。

          據專家介紹,在法治發達的國家,政府不存在被公民“誹謗”的問題,因為政府的形象建立在法治與公信基礎之上,而不會因為公民批評而嚴重受損,不具備私法人享有名譽權的基礎。按這種理念,法國上世紀60年代就從刑法中刪去了誹謗條款。需要指出的是,許多國家不再通過刑事立法保護名譽權,并非這些國家不認為名譽權重要,而是把救濟方式轉向了私法責任,這樣既可對被害人給予有效賠償,同時又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官員以公權打擊報復批評者。

          “現在有些地方政府及官員聽不得公眾的任何批評,這是一種不正,F象!敝袊嗣翊髮W政治學系張鳴教授對本刊記者說,“公民對政府及官員具有監督權和批評權,這是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公民納稅供養政府及官員,政府及官員就有義務給公民一個真相。公民除了接受政府及官員的結論之外,也有自己探尋真相的權利。”

          根據我國《憲法》第41條有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

          “在社會轉型的情況下,政府及官員應拓展多種民意表達渠道,自覺接受公民監督和批評。不能把公權作為個人謀私利的工具,更不能作為打壓公民言論自由的工具。”汪玉凱教授認為,“政府只有在公民的監督下,才能少走彎路,所以即使有時公民批評得不完全準確,官員也應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面對。再則,政府是公共機構,官員是公眾人物,代表公民行使公共事務,公民有權利監督和批評政府及官員!

          從立法和執法層面完善

          要根除公民“因言獲罪”現象,受訪專家認為,政府要有勇氣反思地方行政體制、司法運作模式,以及權利救濟渠道等存在的問題,并作出深層次改革,這也是建設法治社會、建設和諧社會應有之義。

          “在法治社會里,言論自由與公正審判,構成國民共同的根本價值觀。”胡仙芝博士認為,“公權機關必須置于公民的監督之下,公民對政府的批評可能有不準確的情況,但這種不準確并不能隨意被認定為犯罪。公民有言論自由,有批評政府的自由,只要不是惡意捏造事實,就不應被追責。因為,政府比公民有著更大的言論自由和更強大的信息公開權力。”

          “要有制度保障公民的監督權、批評權,至少要做到公民批評政府及官員后,不會受到追究。”汪玉凱教授建議,“目前政府應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政府及官員應采取積極主動的態度,通過多種渠道,向社會和公眾闡述政府的執政理念和觀點,以促進雙方更多的互信;另一方面,要改進網絡管理方式,擯棄傳統上‘捂’的做法,對于政務信息要盡量公開,不能公開的,要對公眾作必要解釋,以消除不必要的誤會!

          “在誹謗罪中,‘嚴重破壞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還缺乏細化的司法標準,為公權力的濫用留下了制度上的缺口!倍帕⒃蓭熣J為,“有必要以立法或司法解釋的形式,對誹謗罪‘嚴重破壞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作出明確的限制性解釋,或者規定特殊的排除犯罪事由,從而防止‘誹謗罪’被擴大適用,以增加言論自由的空間,保障公民的監督權和批評權不受侵犯,使社會泄壓閥保持暢通,以贏得社會的和諧與政權根基的穩定!

          同時,杜立元律師還建議:“應從國家立法層面進行統一,廢止此類案件的公訴條款,在刑法中規定其全部為自訴案件。官員如果覺得自己是‘受害人’,比如針對所舉報和批評的事件及時進行信息公開,通過新聞發言人及時消除公民的誤解,或者通過個別的解釋來消除誤會等。也可以自行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以此避免個別官員公器私用、打擊正常的輿論監督和批評!

          “在追究違法執法人員責任的同時,對背后發號施令的‘權力魅影’,更應嚴厲問責。”張鳴教授還建議,“如果官員濫用公權對批評者打擊報復,應讓其付出沉重代價,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處分,情節嚴重的應追究相應的刑事責任。”□

          ----- 國內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色欲_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_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观看_99国严欧美久久久精品l5l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在线亚洲中文精品第1页 | 午夜亚洲嘿嘿嘿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 | 日本午夜精品理论 | 亚洲专区动漫专区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 亚洲欧美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