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1時10分報道,農業部的一個督導組目前正在貴州了解農業生產的情況,指導農民抗旱,下面我們連線中國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農業減災室專家劉布春,今天上午她正在貴州省的惠水縣現場指導當地群眾抗旱。
主持人:我們中央臺記者在黔西南已經連續采訪了很多天了,他每次連線說起他看到的當地的干旱的景象,語氣都是非常沉痛、非常難過的,您作為農業專家,這么多年經常下到農村一線,現在您看到貴州旱成這個樣子,您心里有什么感受呢?
劉布春:我的感受是這種大的干旱可以說是百年一遇,夏糧的減產已經是定局,會不會影響到農民的收入,這也是我們特別關注的問題。
主持人:這樣的干旱也是少見的,在您的研究過程當中,現在您所在的地方旱情怎么樣?您給他們出了什么樣的主意來幫助他們抗旱呢?
劉布春:今天,我是來到了惠水縣,從土壤的情況來看,是非常的干旱,挖下去以后,都是土坷垃,特別硬,但是當地的農民采取了非常積極的抗旱措施,包括農業部門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他們現在正在對玉米進行移栽,有一部分已經到了五葉有些是三葉這個樣子,當地的農民非常有智慧,他們是采取一種逆向思維的做法,他們想在大旱的年景盡量使農民不減收。現在種的玉米是一種面玉米,可以比較早上市,在其他地方產量比較低的情況下,他們爭取有一個好的收成,他們調動了比較近的水源地,用人工灌溉的方式保證玉米的正常生長。
主持人:他們首先考慮到大旱以后會出現什么情況,然后采取措施。
劉布春:他們是想,一般大旱的情況下,他們可能盡量保證其他一些減產的作物少減產,他們采用這種早熟的玉米,早上市以后,價錢比較高,在減產的情況下,農民不減收。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