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中央部門預算公開進入三年倒計之際,繼3月30日國土資源部率先公布其部門預算后,財政部、科技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也于3月31日相繼在其門戶網站公布了2010年部門收支預算總表和部門2010年財政撥款支出預算表。
此舉填補了預算公開在中央部委這一層級的空白,順應了社會要求“看得見的政府”的呼聲。
-記者觀察
雖是大進步 線條卻較粗
各唱各的調 讓人看得苦
在看過上述四部委的“賬本”后,不少人對其評價是:粗線條、選擇性,“猶抱琵琶半遮面”。
粗線條公布
“看到四部委公布部門預算,很開心,這一步很重要。盡管這些賬本線條粗,但是,大家首先要看得到賬本,看了之后才能提更進一步的要求。”李德濤昨天對羊城晚報記者說。去年,作為深圳“公共預算觀察志愿者”團隊成員,李德濤與其伙伴一起,推動了廣州市財政局開全國各級政府“解密”賬本的先河。
另一方面,有專業人士指出,按照現行編制部門預算的要求,在編制支出預算時,有“類”、“款”、“項”之細分,錢去到哪一級,都看得到。例如,“離退休經費”,應先歸到“社會保障和就業”類,然后再分到“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款,再分流為“行政單位離退休”或“事業單位離退休”項級科目。可是,在四部委賬本中,我們只看到“類”、“款”用多少錢,至于這筆錢再怎么細分下去,就看不到了。
選擇性公布
“四個賬本,公開的內容怎么都不一樣?難道四部委是按各自的‘喜好’來公布?這些賬本看起來真辛苦。”昨天,在對比看了四部委公布的部門預算后,有觀察者嘆道。
細看四部委賬本,可謂詳簡不一,內容不一。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最簡單,只有收支預算總表和支出預算表兩張表,沒有說明。
而最早公布部門預算的國土部,是唯一將人員編制,單位數量,在職人員總數、離退休人員總數在說明中顯示的。
財政部和科技部均給出了詳細的預算說明,比如財政部的收入科目中的事業收入,包括如中國財政雜志社的刊物發行收入,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中國資產評估協會、中國國債協會、中國會計學會收取的會費收入,財政科學研究所招收研究生收取的學費收入等,同時把預算表中出現的名詞解釋了一遍。
科技部一年在科技上投入多少錢,過去公眾并不清楚,從今年科技部公布的預算中可以明確看出總量,科學技術支出超過198億元,具體分布在科技管理事務、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研究與開發、科技條件與服務、科學技術普及、科技交流與合作、科技重大專項以及其他科技支出等九個方面。
科技部也是這四個部門中唯一對大項支出進行具體說明的部門,在科技支出說明中,對上述九個方面支出的同比增減情況給出數據,并解釋原因。比如涉及近18億元的其他科技支出,科技部表示,這筆錢主要用于解決轉制科研機構轉制前離退休人員的社會保障問題、國家科技獎勵專項經費支出等。
另外,財政部賬本與“國家賬本”一樣,都單列有“一般公共服務”支出。根據財政部的解釋,這項支出中實際上含有目前社會各界最為關心的公務費用支出,但在其他三部委的預算表中,卻沒見到單列此項支出。 嚴麗梅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