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唐蕃古道西段的青海玉樹,平均海拔4493.4米,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被譽為“中華水塔”,孕育和繁衍了漢藏各族兒女。
4月14日7時49分,三江源悲痛泣血,7.1級強震突襲玉樹。頃刻間,山崩地裂,房倒屋塌,成百上千個生命被壓埋在廢墟下……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
蘭州軍區部隊迅速出擊,空中、陸地齊進并發,5155名官兵、363臺車輛、3架直升機,晝夜兼程向災區挺進,投入了一場與時間賽跑、與震魔抗爭的緊急戰斗。他們在受災較重的2縣9鄉鎮展開救援,譜寫了抗震救災、生命大救援的宏偉詩篇。
晝夜兼程挺進震區
4月14日上午8時許,在地震發生后不到20分鐘,蘭州軍區黨委緊急召開會議部署抗震救災工作,并迅速啟動應急預案。
“抗震救災,是當前最重要、最緊迫的政治任務。各級務必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度、最高的效率做好救災工作。”軍區司令員王國生、政委李長才向部隊下達了揮師玉樹、開展生命大救援的命令。
青海玉樹軍分區官兵在搞好自救的同時,迅速出動兵力,搶救被掩埋群眾;青海省軍區某獨立步兵團1002名官兵在第一時間向災區挺進。
在地震發生后的最短時間里,某預備役保障旅、某集團軍工兵團、蘭州軍區高原醫療隊等搶險救災部隊,均在接到命令后的第一時間星夜兼程緊急奔赴地震災區……
青海省軍區某獨立步兵團接到抗震救災命令后,緊急調運兵力,同時啟動軍地搶險救援機制,征用青海省交通公司大巴16臺,攜帶救援器材和物資,在震后2.5小時就開始向災區機動。
由解放軍第4醫院組成的蘭州軍區高原醫療隊長年堅持上高原,到藏區為各族群眾送醫上門。接到救援命令后,該院迅速成立含骨外科、腦外科、胸外科專家和優秀護理人員在內的39人醫療隊,攜帶20多萬元的醫療物資和30萬元的災區急需藥品,火速趕至災區實施醫療救助。
為盡快到達地震災區營救生命,某工兵團96名官兵分空中和地面兩種方式同步向玉樹開進,空中梯隊官兵攜帶生命探測儀等先進救援設備抵達玉樹后,迅速組織搜救生命。
隨著救災行動的逐步深入,有多支部隊緊急增援玉樹。蘭州軍區總醫院兩個梯隊醫療人員、某預備役旅、某摩步旅3000名官兵、某陸航旅3架直升機同時向災區挺進……
爭分奪秒搶救群眾
在地震災害面前,蘭州軍區部隊官兵到達災區后,顧不上喝水、吃飯,立即沖向震后廢墟,全面展開搜救行動。他們不怕疲勞、連續作戰,勇于擔當、不畏犧牲,哪里有險情,哪里就有軍旗在飄揚;哪里有呼救,哪里就有軍徽在閃耀。
4月15日清晨,青海省軍區某獨立步兵團官兵在玉樹縣結古鎮扎西達通街道搶救被掩埋的群眾時,玉樹縣民族職業學院的雅瑪才讓老師向官兵們大聲呼喊:“快來救人!”
團長王波濤立即帶領23名官兵向雅瑪才讓所指的倒塌房屋跑去。官兵們采取底下固定上面輕拿的方法,從多個方位輕輕挪動每一根橫梁,每一塊磚塊。在挪動一根長約3米的鋼筋水泥柱時,旁邊的大土塊突然滑落,18歲的列兵徐開發眼疾手快伸出左腿擋住了滑落的大土塊。土塊擋住了,可小徐的腿被砸出一個巴掌大的青紫塊。1小時10分鐘后,年僅7歲的藏族女孩才旦拉毛終于獲救。不久,官兵們又將女孩的媽媽索囊才措救了出來。
4月16日13時許,蘭州軍區政委李長才乘飛機抵達玉樹。一下飛機,看到官兵們正在往直升機上運送傷員,李長才疾步走到擔架前,與運送傷員的官兵一起,將傷員護送到直升機上。
4月17日15時許,軍區司令員王國生抵達地震災區,一下飛機就深入抗震救災一線,到部隊各個救災點現場指揮救災行動。
竭盡全力決不放棄
4月16日9時45分,青海省軍區某獨立步兵團2營官兵冒著斷壁隨時倒塌的危險,在結古鎮扎西達通街道的一片廢墟下,成功救出一名被廢墟埋壓49個小時的藏族婦女。
這名幸運逃出死神魔掌的婦女名叫卡潔,今年30歲,在地震中大腿被壓斷。被營救出來后,經過軍隊醫護人員1個多小時緊張搶救,卡潔脫離了生命危險。
玉樹民族師范學校房屋在這次地震中全部倒塌,盡管已過去了50多個小時,但記者在這里看到,蘭州軍區某工兵團官兵們仍在采用生命探測儀進行搜救。整體坍塌的宿舍樓堆積成小山一樣的廢墟,鋼筋交錯,瓦礫遍地,破爛的書本、衣物等散落其間。在某集團軍參謀長許振華現場指揮下,官兵們小心翼翼地搬開瓦礫雜物,爾后用液壓泵頂起橫梁,再一件件抽出被壓著的床架、木板、棉絮。一撥官兵累了,又一撥官兵馬上接替上去。大家的臉上、身上沾滿了灰塵,汗珠混合著臉上的泥土一滴滴滑落。一直在現場指揮營救工作的該團政委楊新民說:“生命至上,救人第一。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會盡百分之百的努力!”
目前,雖然已過了72小時黃金救援時間,但蘭州軍區部隊仍堅持“不拋棄、不放棄”的原則,繼續進村入戶搜救生命,全力以赴救人。截至目前,蘭州軍區抗震救災部隊共搜救出被埋人員150人,挖出遺體114具,救治傷員2253人,后送重傷員470人。
營救行動在繼續,人民子弟兵對災區群眾的愛,必將永遠定格在美麗的三江源……(魏春 呂志強 韓志言)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