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得知這個案子之后,人們在感到離奇,感到鎮靜的同時也在說,慶幸啊,幸虧趙振晌他是能夠回來了,如果他要是沒回來,趙作海會怎么樣?
白巖松(評論員):
所以我說首先應該謝謝趙振晌,因為他回來了,而且回來得還不算太晚,如果等到再隔十年左右的時候,估計趙作海也已經放出來了。因為他如果要是沒回來的話,趙作海在里頭,現在表現很好,他畢竟是死刑,死緩兩年,然后經過了兩次減刑,可能大約得在牢里待18到20年這個概念,起碼還要蹲一些年,等他出來的時候,六十多歲,六七十歲了,而且你也不能確定,那個時候趙振晌還能夠回來,這是第一個,就是說他還會繼續蹲下去。第二個,所有的人都會認為他有罪,因為畢竟是蹲完了將近20年出來的。第三個,我們的公檢法系統也就失去了一次自我糾錯,自我警示的一次機會。
主持人:
這是我們不敢做的一種假設,但是有很多假設我們必須要去做,比如說他因為故意殺人被判了死緩,但是如果他真的是故意殺人,證據確鑿,同時還有分尸的情節的話,是應該判死刑的。剛才律師也講了是疑罪從輕才有了這樣一個結果,我們做一個假設?
白巖松:
這個假設其實你可以這樣去想,公檢法系統本身一開始就是錯拘,然后就是錯地提起了訴訟,然后最后錯盤。因為三者之間互相擰成了一股繩,恐怕最后在法官量刑的時候也有了一種,因為它有一些核心的證據是不存在的,比如說做DNA檢測,那個無頭尸做DNA的時候,甚至拿到遼寧去做。但是細節呈現說沒法做,它不太對的上。
這么關鍵的一個東西,如果按照我們的法理刑事訴訟改完了之后,或者叫無罪推定,或者叫疑罪從無這個概念的話,這是不該判的,但是又要判,因為前面抓了,又提起訴訟了,最后判。判的時候可能稍微有一點什么東西萌動了一下,又沒判死刑,最后還算留下了一個活口。更或怕的是,如果當初判了死刑的話,趙振晌回來又該怎么樣?
主持人:
剛才法律專家講了,從這個過程來看,它本人可以斷定說,中間一定有刑訊逼供,你怎么看?
白巖松:
這個刑訊逼供首先我們現在有當事人直接的接受記者采訪所回答的東西,也就是被稱他所謂的相好,包括他自己跟他姐姐的說話。另外有一點,我覺得我們現在要做一個反過來的推證,請當地的公安機關拿出你沒有刑訊逼供的證據來,更何況現在其實在辦案過程當中,已經有相關的當地人士承認,可能存在刑訊逼供。
另外一點我覺得大家可以先暫時離開法理,回到我們的常識生活中,你會覺得一個沒有殺這個人,因為趙振晌回來了,所以的確證明他真的沒殺趙振晌,他為什么會承認呢?
主持人:
即便是再軟弱的人,在死罪面前也不可能隨隨便便就認了的。
白巖松:
所以前面既有當事人接受記者采訪所陳述的東西,也有現在雖然最開始不承認,但是后來又有相關的人員說存在刑訊逼供,或者說我們這些都不談,你拿出你沒有刑訊逼供的證據吧。
主持人:
如果這一切環節我們都這么過了關,可是當這個卷宗到了檢察機關的時候,還有沒有機會把推倒?
白巖松:
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家會去談當初湖北的佘祥林的案子,殺妻,也是DNA沒有對得上等等,但是最后也判了,最后也出現了這種問題。但是那個時候刑事訴訟法還沒有修改,到1996年的時候,刑事訴訟法明確修改了,我們不妨來看這樣兩條。一個是第十二條:“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這就是無罪推定的原則,你不能先確定人有罪。接下來我們看,“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醉判決。”這就是疑罪從無。
這個過程當中,你還會發現一個細節,就是在趙振晌其實說那個無頭尸以為是趙振晌,但是后來在其他人家又發現了,趙振晌其實回頭看,是在臨跑之前還別人的東西,放在門口,這也其實是一個細節,如果我們心態再細一點,不是事隔了十幾年,回頭再看到這些證據的話,當初為什么不能在刑事訴訟法,以及1996年完成修訂之后,根據或者無罪推定,或者疑 罪從無,去貫徹的這樣的法律精神?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