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的今天,數萬鮮活的生命瞬間隕落于天地之間,我們常常思索,如何祭奠這些逝去的生命才能表達未亡人最大的哀思;兩年過去了,答案只有一個———重生,讓每一個卑微而高貴的生命都能快樂而幸福地生活。
又是一年“5·12”。
從空中俯瞰汶川,學校、醫院、安置房的工地上燈火通明,機器的轟鳴聲不絕于耳,一幅熱火朝天的景象呈現在眼前,汶川重生的脈絡清晰可見,強勁有力。我們幾乎不能想象,這就是兩年前那片被巨震瞬間撕裂的土地,那掊掩埋生靈的黃土。回憶災難,艱難異常,但一張張堅毅的面孔,一群群不屈的人們,他們用堅定的信念,在災區大地上描繪著一幕幕山河重生的畫卷。在地震發生兩周年、對口援建工作開展一年多時間的今天,震中汶川以嶄新的面貌展現于世人面前。
“5·12”,這是一個歷史的節點,一個考驗我們承受力的節點,一個城鄉從災難走向新生的節點。在此之前,生活平靜如常,在此之后,山河移位,慘烈不可想象,但炎黃子孫守望相助之情感天動地。兩年前的6月5日,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發揮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舉全國之力”加快災后恢復重建。5天后,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對口支援方案》,確定粵、蘇、滬、浙、京、遼等19個省市立即組織開展災后恢復重建對口支援工作。與此同時,國家又建立了3000億元的中央財政災后恢復重建基金。200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確定,擴大內需4萬億元投資計劃中,1/4將用于災后重建。尤其是2009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嚴重沖擊,對口支援省市在財政收入增長大幅度減少的情況下,依然明確表示支援災區的“決心不變、力度不變、目標不變”,努力壓縮本地行政開支,確保援建資金及時到位。汶川大地震兩周年祭前夕,我省援建汶川縣的702個項目全部開工,竣工項目已近九成,測算總投資82億元的援建資金已到位77.8億元。
兩年前的今天,數萬鮮活的生命瞬間隕落于天地之間,我們常常思索,如何祭奠這些逝去的生命才能表達未亡人最大的哀思;兩年過去了,答案只有一個———重生,讓每一個卑微而高貴的生命都能快樂而幸福地生活。事實證明,“三年援建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的目標,在眾志成城的努力下,在援建人員以及當地官員不舍晝夜的拼搏下,我們沒有辜負災區人民一片赤誠的希望。然而,與單純“輸血”相比,強大的“造血”功能才是災區獲得新生、重塑信仰的關鍵。經歷了汶川大地震的四川災區,不論是農民群眾,還是地方政府,在民生項目、基礎設施及家園重建基本完成后,他們最盼望的是能夠得到產業扶持,以增強“造血”功能,讓農民群眾能夠盡快還清建房貸款、增收致富,地方經濟能夠加快發展、可持續發展。因此,重生,意味著“輸血”與“造血”并重。近日,成都金堂淮口鎮,我省援建汶川的最大產業扶持項目“廣東—汶川工業園”正式開園,并“迎娶”了首批入園落戶的5家企業。把援建者的援建和接受方的經濟發展,放在同一個平臺上一起打造,這是新的眼光,使得援建已經不是單一的流向,而是互惠互利的“共同造血”。
重建工作之繁之重之難,不親臨災區,外人無法想象。然而,重生的力量正在破繭而出。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這種進步,包括人的理性的成長,生命的堅韌。當一座座學校、醫院、民房落成后,當援建隊伍陸續撤走,災區干部群眾會漸漸走出聚光燈,回到常態的生活軌跡。那個時候,他們要努力靠自己的雙手經營自己的家園,并在這種努力中,尋找到自尊和自信。或許這正是汶川重生最大的力量。南方日報評論員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