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海軍陸戰隊某旅軍史館里,一本留言簿上,數十個國家的高級將領和駐華武官用不同的語言寫下這樣的贊嘆:“這是一支任何對手都不能輕視的部隊!”
誰能想到,作為人民海軍序列中最年輕的兵種,這支勁旅剛剛走過短短30年。
☆鍛造特殊的作戰能力
登陸作戰,
是各國軍事家公認的難度最大、傷亡最重的戰爭行動。
“登陸作戰環境異常險惡,兵力完全暴露在敵人火力之下,沒有任何退路,只能背水攻堅,殺出血路。”隨著中國海軍陸戰隊發展歷程一路走來的的旅長陳昌鋒感觸頗深。
雷州半島最熱的季節,氣溫接近40攝氏度。該旅偏偏在這時,進行為期3個月的“煉獄”式海練。上至旅長、政委,下至士兵,無論男兵女兵,天天武裝5公里越野,5公里徒手游泳和武裝泅渡,人人都得過關。
戰爭不分季節。1月的南國,海水冰冷刺骨。該旅把“蛙人”統統趕下大海,組織低溫潛水,錘煉惡劣條件下的水下作戰能力。
進入新世紀,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主角都是海軍陸戰隊。全新的作戰理念,精確化、非接觸式作戰手段,如一串串烙印,深深刻在全旅官兵心上。
2006年春,國產新型兩棲裝甲裝備在全軍率先列裝該旅。老陸戰隊員、旅長陳昌鋒披掛上陣,在一無教材二無經驗的情況下,帶領技術骨干操練,總結梳理出《新型兩棲突擊車操作指南》。如今,這支部隊兵種由單一到合成,裝備由半兩棲化到立體化,已經具備較強的機械化、信息化兩棲作戰能力。
☆渾身充滿野性和血氣
駐地老百姓形容海軍陸戰隊的兵:“沒有白的,沒有瘦小的,走路一陣風,渾身上下一股野性和血氣。”
“海軍陸戰隊的兵,一眼就能看出來!”一位將軍如是說。
“所謂野性、血氣,實際是我旅官兵戰斗精神的外在表現。”該旅政委賀躍華這樣解釋。作為核心軍事能力的重要內容,頑強的戰斗精神已經滲入每名官兵的骨髓深處。
在該旅綜合戰術訓練場,人們看到的搶灘登陸對抗訓練,“敵人”用的全是具有一定殺傷力的空爆彈、TNT炸藥。每前進一步,都能切身體驗戰場上“槍林彈雨”的生死感覺。每年,該旅要消耗炸藥數十噸、雷管上萬枚、槍彈數十萬發。由于任務特殊,隊員要掌握野戰生存、跳傘、直升機滑降、潛水、爬魚雷管、爆破等戰斗技能。部分科目難度大,危險系數高,極易發生訓練傷亡。盡管常常命懸一線,但沒人退縮。“我們的官兵最盼望打仗,最喜歡對抗訓練”,賀躍華說。如今,該旅官兵已做好隨時能夠上戰場的準備。
☆非凡的世界眼光
哲學家說,一個人所站的高度,決定他的視野。
軍事家說,一支軍隊視野的開闊,決定它的發展方向。
1985年,旅長黃朝仕第一次代表中國海軍陸戰隊走出國門,赴美國考察。看到美國海軍陸戰隊裝備先進,官兵素質過硬,黃朝仕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旅黨委敏銳地意識到,關起門來搞建設永遠不能突破現狀,在世界新軍事變革迅猛發展的今天,必須具備世界眼光,時刻向世界一流海軍陸戰隊看齊。從1985年起,他們陸續派出人員到國外調研,選送陳昌鋒、胡德海、徐向賢、王志軍、袁新院和曹亮等一批優秀陸戰隊員赴多個國家軍事院校或訓練基地留學深造。
兩棲偵察隊的徐向賢、王志軍,從國外某特種訓練基地留學回來后,結合部隊特點和所擔負的作戰任務,借鑒外軍特種兵訓練經驗,創造性地設置了“從水下到水面、從水面到岸灘、從岸灘到山崖、從山下到山上”立體式的特戰訓練。
作為我軍對外交流的窗口部隊,該旅在與外軍的交流和學習中,不斷查找差距,認清自己,確定目標。30年來,該旅官兵自覺養成一個好習慣,出國留學或考察,迎接外軍來訪或參觀外軍艦艇,都要將自己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及時整理出來,形成文字、影像材料讓部隊共享,讓大家領略當前世界軍事最新發展成果,開拓和培養官兵的世界眼光。
2005年8月24日,舉世矚目的中俄軍事聯合演習兩棲登陸作戰演練在山東半島拉開戰幕。中國海軍陸戰隊首次與外軍陸戰隊參加聯合登陸作戰演習。該旅水陸坦克和兩棲戰車與俄海軍陸戰第55師的10輛戰車并肩戰斗,共同擔負搶灘登陸作戰任務。在惡劣海況下,該旅官兵準時準點搶灘登陸,向世人展示了中國海軍陸戰隊過硬的戰斗力。
一支時刻準備打仗的部隊,總是把每一次急難險重任務當作一場戰斗。30年來,無論是執行南沙守礁建礁,還是參加國慶大閱兵;無論是長江抗洪搶險,還是汶川抗震救災;哪里有多樣化軍事任務,哪里就有海軍陸戰隊!(李唐 唐忠平 曾慶)
參與互動(0) | 【編輯:劉羨】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