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全省公安機關同步開展統一行動,掀開為期9個月的“打黑除惡”專項斗爭序幕。在武漢,漢正街“貨霸”公司前幾天被摧毀,昨天本報又有報道,橫行吳家山地區強攬工程的魏治均黑社會性質犯罪團伙覆滅。此前,省內其他城市“打黑除惡”亦出成績,省外有不少地方打黑戰果頻傳。就行動力講,收到實效,就范圍看,時間有先后,但打黑是一個共性問題。
黑社會犯罪、販毒和恐怖主義活動被聯合國大會并稱為“全球性瘟疫”。對涉黑的指控和處罰,中國法律主要適用“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國家話語層面,并未直接確認“黑社會”存在。這一“存不存在”屬概念之爭,鑒于國情現實,定性也許復雜,但不論是生活層面,還是打擊行動層面,其實都指向某種實際存在的社會力量,它攫取社會財富,破壞公正正義和正常的社會秩序,影響社會穩定和人心安寧。
就世界范圍看,有涉黑組織具備嚴密結構和詳備的章程,成為具有一定自治性質的“集團”或“社會”,但更多時候,涉黑犯罪主要指向市井,甚至社會底層,普通人對其存在感受更明顯。以前常有磚霸、沙霸、物流霸控制市場,開個店面不交保護費就要砸店,不生活在那樣的環境,血腥、暴力、緊張、恐懼,我們少有機會能真實地感受到,每次打掉涉黑犯罪團伙,彈冠相慶的是那些深受其害的普通民眾。因此而言,打黑除惡就絕非只是維護治安,打、除本身不是目的,保護民眾基本權益,維護社會基礎秩序穩定才是根本目的,毫無疑問,涉黑犯罪越多,社會就越動蕩,執政也將顯得羸弱。
就各地打黑來看,都有一定聲勢,顯得高調,這與打黑之艱難有關,也有某種“邪不壓正”的宣示與震懾意義。但打黑絕非僅僅為此。打黑不是矛盾的集中回收站,不是憤懣積累到一定程度才啟用的方案,而是促成建立日常防備,壓縮涉黑犯罪的生存空間。打黑除惡成為“專項斗爭”,意為整治力量的集中調配,是以超常規方式尋求整頓,這是臨時而非長久的行動。而要讓日常防備成為可能,必須減少涉黑組織構建“黑道秩序”的土壤與條件。
涉黑犯罪有的是政府正常管理無法到達,便尋機而生,有的是權力被買通,黑社會自身有了保護傘。政府管理到達不了的地方,涉黑組織的行為有時就相當于代行政府權力,它具有秩序的定義權與管理權;權力提供保護傘,等于協同作惡,以勾結的方式從社會抽取暴利。無論哪一種,都可以說,權力沒有發揮它應當發揮的作用,涉黑犯罪因此得以生存,甚至壯大。這也可以說,反黑的重任一方面要掃除黑惡勢力,另一方面要完善政府服務。
此外,壓縮黑惡勢力的成長空間,還需要更開放的社會管理。充分發揮社會合法自治的作用,使社會成員能夠在公開、合法、秩序的基礎上實現權利的自我救濟,就會使黑惡勢力難以自如地魚肉平民。社會上合法的、正常的、陽光的領域多,非法的、非正常的、晦暗的領域就少,所謂打黑,本質就是以社會的合法、健康、陽光一面壓住非法、不正常、晦暗的一面。□ 本報評論員 肖擎
參與互動(0) | 【編輯:吳博】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