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住樓市”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有哪些關注點?
文/龐無忌
5日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將“穩住樓市股市”寫入其中。
從去年12月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穩住樓市股市”,到12月12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申這一表述,再到今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近三個月時間內,“穩住樓市股市”已多次登上高層“議事桌”。
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陳昌盛表示:樓市股市是經濟運行的重要“風向標”,房地產是百姓資產最大的一部分。樓市股市穩住了,就可以釋放財富效應,也可以更好地提振消費。
今年“穩住樓市”如何發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房地產著墨頗多,再次強調“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指出,今年年初以來,多地在地方兩會等會議中提及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目標,部分地方定調更為積極,如:深圳強調要推動“房地產投資盡快恢復增長”,重慶指出“全力推動房地產和建筑業企穩回升”。圍繞止跌回穩目標,各項配套政策有望形成“政策組合拳”。
綜合梳理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今年房地產相關政策將有四方面重點:
其一,因城施策調減限制性措施。
限購、限貸、限售、限價等相關限制性住房政策將進一步放寬。陳文靜指出,比如北京、上海等城市或考慮放開郊區住房限購,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可能取消大面積段的住房限購等,以降低剛性和改善性購房群體入市交易門檻。
此外,優化公積金政策、降低房貸利率和交易稅費等亦是鼓勵需求釋放的重要舉措,更多二線和三四線城市或聚焦這些方向。
其二,政府出手改善供求關系。
報告從增量和存量兩方面著力,不僅提出“合理控制新增房地產用地供應”,還談到“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等。地方政府均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
對許多非熱點城市來說,土地和商品房庫存較大、去化周期較長是制約當下房地產量價止跌回穩的關鍵癥結。一邊加快消化存量,一邊嚴控增量,才能從源頭上重新平衡供求關系,推動樓市走向良性循環。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擬安排4.4萬億元,創歷史新高,這部分資金將重點用于投資建設、土地收儲和收購存量商品房等。陳文靜指出,參考借鑒廣東發行專項債回收閑置存量土地,今年各地或加快落實相關舉措,推動政策顯效。
官方明確,今年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等也將加力實施。李宇嘉表示,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涉及的主要是年輕人、新市民等剛性需求以及老市民的改善性需求,這是當前住房結構性需求的生力軍。2025年初,包括廣州、深圳、上海、北京、鄭州、西安等地,均規劃了大規模的城中村改造,且新開工項目明顯增加。
其三,拉長房地產項目“白名單”。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發揮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作用,繼續做好保交房工作,有效防范房企債務違約風險。
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為房地產項目融資對接搭建平臺,向金融機構推送可以給予融資支持的房地產項目名單。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云澤當日透露,融資協調機制目前審批貸款超過6萬億元,涉及已經交付和正在建設的住房超過1500萬套。他表示,今年將持續推動融資協調機制擴圍增效,拉長白名單,讓更多符合條件的項目拿到貸款,堅決做好保交房工作。
其四,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著眼中長期改革,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有序搭建相關基礎性制度,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陳文靜認為,這意味著今年房地產中長期改革相關舉措有望逐步落地。從行業角度,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或涉及建立租購并舉住房制度、完善“市場+保障”住房供應體系、預售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多個方面。此外,金融制度、房地產稅收制度等相關基礎性制度改革也有望持續推進。


國是直通車精選:
- 2025年04月02日 09:11:29
- 2025年03月31日 09:22:27
- 2025年03月21日 13:45:00
- 2025年03月21日 13:41:36
- 2025年03月14日 15: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