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翠玉的中美洲文化“破圈”路
中新社北京3月25日電 題:翁翠玉的中美洲文化“破圈”路
中新社記者 韓輝
今年是華人抵達哥斯達黎加170周年。哥斯達黎加華僑華人華裔協會會長翁翠玉,數十年來推動中華文化在中美洲傳播。近日,她接受中新社記者連線采訪,講述自己的奮斗歷程以及文化架橋之旅。
翁翠玉出生于香港,16歲隨家人移居到哥斯達黎加。在那里,翁翠玉讀完中學并順利考上大學。初到哥斯達黎加,翁翠玉面臨文化差異帶來的挑戰。“學校里華人少,同學們看到我用筷子吃飯,感到很驚訝。”翁翠玉當時就意識到,要想讓別人接受自己,首先要讓他們了解中國文化。
大學時代,翁翠玉與祖籍廣東中山的鄧煦平相識,后結成夫妻。畢業后,兩人攜手創業,于1978年在哥斯達黎加首都圣何塞開辦中餐館“新華樓”。憑借著一手好廚藝以及獨特的經營風格,翁翠玉夫婦的中餐館在圣何塞聲名鵲起。
一次偶然的機會,翁翠玉受邀到電視臺主持中華飲食文化節目。鏡頭前,她將中餐的麻辣鮮香拆解成拉美人易于理解的“味覺密碼”。“這個節目不僅向當地觀眾展示中國美食,也讓更多人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翁翠玉說。
改革開放初期,翁翠玉曾多次和家人一起回鄉探親,感受到中國面貌日新月異。“當時,兩國還沒有建交,哥斯達黎加人對中國比較陌生,甚至華人、華裔對中國也不了解。”翁翠玉決心為兩國交流做些事情。
2005年,她牽頭創辦中美洲第一份中西雙語雜志《工商》。“目的是促進華人與當地社會的融合。同時,也希望通過雜志展示中國的發展和成就,為當地讀者提供了解中國的機會。”翁翠玉告訴記者。
2007年6月1日,哥斯達黎加與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兩國建交后,翁翠玉積極推動圣何塞市和北京市締結友好城市關系。2012年,北京市和圣何塞市合作建設的中國街在圣何塞市中心揭幕。“中國街的建成對哥斯達黎加華僑華人意義重大,它不僅成為中華文化的展示窗口,也是兩國友誼的象征。”翁翠玉說。
2013年春節,翁翠玉在中國街組織規模宏大的“大鍋炒飯”活動,創造吉尼斯最大鍋炒飯世界紀錄。萬人共享開年飯,翁翠玉意在將中國飲食文化推向國際舞臺。在她看來,華人社區開展的儀式和慶祝活動是文化融合與文化認同過程的一部分。
為了表彰翁翠玉在促進哥斯達黎加與中國友好關系上作出的貢獻。2013年,時任哥斯達黎加總統勞拉·欽奇利亞授予翁翠玉“國徽杰出貢獻獎”。同年,翁翠玉獲頒“中華之光——傳播中華文化年度人物”獎。
翁翠玉表示,中華文化已經成為哥斯達黎加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170年來,華人積極融入和回饋哥斯達黎加社會,貢獻有目共睹。華僑華人的社會地位、經濟狀況逐步提升,不同于祖輩選擇“落葉歸根”,大多數華人家庭立足“落地生根”。
兩年前,為了銘記華人移民的貢獻,一座高7米、重12噸、名為“共創輝煌”的紀念碑在圣何塞中國街落成。“回望歷史,它見證了華人移民與其他族裔共同成長、共創輝煌的歷程。”翁翠玉感慨。
翁翠玉告訴記者,今年,哥斯達黎加華僑華人華裔協會將舉辦華人移民歷史圖片展覽;組織哥中文化節、學術交流研討會,為兩國文化和學術交流提供平臺;繼續推動圣何塞中國街建設和發展,使其成為哥斯達黎加的文化名片。
隨著哥斯達黎加與中國的往來日益密切,翁翠玉對兩國友好關系的廣闊前景充滿信心。“我們將繼續努力,讓中華文化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為兩國民眾的友誼和合作搭建橋梁。”她說。(完)


華人新聞精選:
- 2025年03月22日 17:02:50
- 2025年03月21日 11:17:35
- 2025年03月20日 13:26:44
- 2025年03月19日 13:16:09
- 2025年03月19日 1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