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文媒體傳播中華文化新路徑淺探
顧時宏
中國總理周恩來1955年出席印尼舉辦的亞非會議時,提出了國與國之間外交應該遵循求同存異的“五項基本”和平相處原則。60年后的2015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萬隆亞非會議紀念大會時,再次重申了他在2013年訪問印尼時倡議“一帶一路”合作要做到“五通”,指出“國之交在于民心相通”。
習近平主席2021年11月19日在北京出席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把同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作為重要基礎,要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深入闡釋共建“一帶一路”的理念、原則、方式等,共同講好共建“一帶一路”故事。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只有讓雙方民眾真正理解對方國家的文化傳統,才能從求同存異的層面消除誤會,實現雙方穩定發展。
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過程,既是中國故事對外傳播的過程,也是中外文明交融互鑒的過程,既是提升中國文化影響力和感召力,同時也是在主動進入多元文化和世界文明語境的過程中,去創新性地闡釋中國文化的基本價值。
作為肩負傳播中華文化橋頭堡的海外華文媒體,在當今“西強我弱”的話語體系的環境下,如何適應新形勢、傳播方式的新變化,在蛻變轉型中開辟新路傳播好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是華文傳媒面臨的迫在眉睫的問題。
新形勢下海外華文媒體的擔當
在中國推行“一帶一路”倡議和致力提升國際話語權的過程中,海外華文媒體是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海外華文媒體主要分布在60多個國家,主流的華文媒體有400多家。只有把握媒體的話語權才能推動國際合作,實現合作共贏。
新時代,國際話語主導權的爭奪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時至今日,國際輿論中的“西強我弱”、“西攻我守”格局仍未改變。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和綜合國力的不斷強,中國需要在“走向世界”中,塑造全新的中國新形象,對外宣傳介紹中華文化價值觀、中國智慧、中國道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離不開海外華文媒體和 6000 多萬華僑華人的共同參與。
華文媒體一直是華僑華人與中國溝通交流的重要紐帶和橋梁,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必將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重視。華媒和華僑華人具有融通中外的優勢,肩負向世人宣傳“一帶一路”規劃、理念、政策、講好中國故事、引導國際輿論、引導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沿正確戰略軌道運行的重任。中國故事講好了,華媒的傳播效應就會逐漸深入民心,公信力和影響力也必然得到提升,國際話語權也會不斷提升。
海外華文媒體面臨的挑戰與優勢
當前,海外華媒在講好“一帶一路”中國故事的路上面臨諸多挑戰:出于政治和意識形態上的需要,西方媒體仍喜歡用預設立場和“標簽式語言”描述中國,或通過議程設置淡化“一帶一路”影響,或依照固有框架對中國“一帶一路”進行扭曲不實報道,使得國外很多人對“一帶一路”有諸多誤解和偏見。在西方輿論主導的世界里,如何向世界展示一個真實、全面的中國,是所有海外華文媒體的責任。
“一帶一路”是中國政府為了解決和平發展以及共同發展而提出來的,是中國領導人的智慧結晶。但是一部分國外學者卻質疑“一帶一路”的發展動機不純。如日本《外交學者》雜志副主編蒂耶齊發文稱,這是“珍珠鏈”的變相發展。更有人認為,中國是打著“一帶一路”的旗號,讓中國的一些過剩產能走出國外。一部分西方國家標簽化中國,淡化“一帶一路”帶來的良好影響,扭曲“一帶一路”的效益,為此給許多國家的民眾帶來了偏見以及誤解,一些企業家在道聽途說了不良言論之后,放棄了與中國的合作。
所以,向世界展示一個真實的、立體、全面的中國,是華文媒體肩負的責任。海外華文媒體了解國外社會經濟形勢,也熟悉中國國情,與當地的社會關系良好,更容易產生親和力,傳播的消息可信度更高。海外華文媒體應該積極主動地為“一帶一路”發聲,宣傳“一帶一路”的美好構想、光明前景、互利共贏、可信度高、有效性好等內容。同時也需要密切關注中國的發展,對西方媒體的扭曲報道予以批駁,在維護中國國際輿論形象的同時也是在為媒體自身樹立良好的形象。為此,海外華文媒體的功能絕不僅限于聯絡、溝通當地華人,也不僅是讓世界更多的華人了解當地,華文媒體的優勢更不僅僅限于“華文”。
因此,作為海外的華文媒體,眼光不能夠只局限于“華文”或者“華人”這個圈子,而應當“走出去”,與當地主流社會加強溝通,甚至是開展當地主流語言的新聞消息播發、宣傳。這不僅是讓當地主流社會了解中國,更重要的一點是,這可以為當地華人融入主流社會提供更好的輿論環境,讓華人真真正正能夠安心、舒心地在當地長期生存,可持續地發展下去。筆者認為,借助海外優秀華文媒體的力量和影響力,同時通過當地的主流媒體,去講好中國故事,不失為一條合作共贏的捷徑。
如印尼的《國際日報》作為印尼最大的華文報紙,不僅在印尼通過中文,而且通過印尼文和英文報刊,以及網絡大力報道“一帶一路”與印尼相關行業的發展,兩國在基礎設施和能源等許多領域的合作,以及在人文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充分報道中國企業和人民與各國企業和人民密切交往中許許多多美好動人的故事。該報在美國的《國際日報》開辟和介紹中國各地區的 16 個英文專版,通過《洛杉磯時報》等主流媒體,發行到主流社會。通過多種渠道,客觀、公正、全面地報道中國的發展變化,拉近當地人民與中國人民的距離,促進中國企業與當地企業的更好合作。故而,在時代使命和責任面前,華文媒體加強和各國主流媒體的合作,引導當地主流媒體參與宣講“一帶一路”是必須要走的一條路。如西班牙華文報《歐華傳媒》與西語世界最大的通訊社埃菲社簽了戰略合作協議,讓西方主流媒體幫助我們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又如在南歐的《中希時報》華文報,在 2015 年增發了希臘語版。這每周 8 個希臘語版,使《中希時報》能夠有機會和有條件躋身希臘主流社會,用當地語言向希臘人介紹旅希僑界,傳達他們的呼聲和訴求。同時,也讓希臘各級政府部門從中了解中希雙邊合作情況,用希臘語講好中國故事。
如今,很多國家的華文媒體已經嘗試雙語出版,這將打破海外華文媒體只為海外華人服務的狹隘局面。當住在國的民眾看到一份自己可以看得懂并且與自己身邊事相關的雙語華文報紙或一檔電視節目時,華文媒體的受眾面將會迎來一個重大突破與轉型。傳播中華文化、促進中外政府與民間交流合作的力度將會得到進一步加強與提升。
為中企造福當地發聲 用歷史故事促進民心融通
筆者認為,海外華文媒體在宣介“一帶一路”方面也應遵從“惠及當地民生,互利共贏”的宣傳重點,應讓更多的當地民眾了解“一帶一路”能夠為他們帶來哪些益處,能夠為他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向好的改變,應特別杜絕“內宣外用”的現象,應以消除當地民眾疑慮、為當地民眾謀福祉為首要職責。
比如,全印尼最大的鋁礦冶煉廠青山工業園在開放合作過程中,關心周邊民眾的福利,幫助他們搞副業、脫貧的各種活動已在當地產生正面的積極影響。青山工業園區是習近平主席2013 年訪問印尼時,在兩國領導人見證下簽署的中國印尼重大合作項目之一,工業區建成后就業了周邊大批老百姓,并為周邊民眾免費提供電力、醫療等便民善舉,獲得當地政府和百姓好評,可贊的還有中國青山企業的到來,一直注意保護當地的青山綠水。筆者曾深入該工業區采寫了《種下和諧,收獲共贏》通訊報道,對當地媒體污蔑工業園開發帶來環境污染進行了駁斥。
歷史上,鄭和七下西洋,“依靠的不是堅船和利炮,而是寶船和友誼”。下西洋來到印尼的鄭和,給印尼人民帶來的是友誼、文化、經濟和繁榮,他給印尼人民留下了豐厚的穆斯林文化遺產,也給中印尼友好關系打下傳統友誼基礎。
盡管由于種種原因,印尼 60 年代后發生過幾次排華事件,但隨著中印尼恢復外交關系,中印尼關系已發展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中國政府的“一帶一路”倡議和印尼政府提出的建設海洋大國有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共同愿望不謀而合。近年來,中印尼宗教、教育、文化交流合作頻繁,進一步促進了兩國人民的了解,加深了兩國人民的友誼。
中印尼合作的順暢得益于民心的相通共融。印尼民眾對中國文化傳統和中國故事挺感興趣。如雅加達的話劇院每月都用印尼語上演中國歷史話劇,包括《薛仁貴》、《三國演義》片段。筆者認為,要深耕細作民心相通的工作,中國的話劇院、歌舞劇院應加強和印尼喜歡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合作和交流。歷史上,中國與印尼的人文交流頻繁,比如鄭和下西洋時,這位穆斯林航海家對印尼伊斯蘭文化的傳播產生過極大影響。鄭和訪問印尼時,在三寶壟留下的三寶洞文物遺址,隨行的中國公主嫁給了印尼當地土豪的故事;比如巴厘島上中國姑娘江金花和當地土豪喜結連理的故事;比如井里汶的中國姑娘故事;比如日若皇宮里的中國瓷器、花瓶、中國茶的故事;比如蘇門答臘島上占碑省的千年佛塔遺址里記載中國唐朝佛教義凈高僧于7世紀曾到過那里傳授佛教開壇講經的故事等等,這些故事被當地華人經營的巴厘島動物園大型歌劇院改編成歌舞劇每天上演,感動著無數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中華文化骨子里的與人為善,睦鄰友好,合作共贏的價值觀也隨之深入民心。
每年的6月底是鄭和訪問印尼三寶壟的紀念日子,三寶壟的民眾都要舉辦紀念鄭和下西洋的周年慶祝活動,包括用印尼語表演重現鄭和當年到訪三寶壟的情景,當地軍人表演舞龍,抬鄭和塑像沿街游行等群眾文化活動。
由印尼泗水華人發起興建的“鄭和清真寺”目前在印尼各大城市已建起 14 間,對促進和印尼穆斯林民眾了解中國文化,促進民心相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民心的相通也助力了我國在海外興建的第一條完整高鐵——印尼雅萬(雅加達至萬隆)高鐵的順利建設。
新時期華文媒體用轉型升級講好中國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際輿論格局目前“西強我弱”,我國新聞媒體國際傳播能力還不夠強,聲音總體偏小偏弱。我們在國際上有時還處于“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的境地。
中國新聞社副總編輯陶光雄認為,轉型發展是媒體永恒的命題,海外華文媒體也不例外。現在海外華文媒體一談到新媒體轉型,想到的就是在微博、微信、抖音等開賬號,這些雖然是海外華僑華人的主要應用,但畢竟是國內的中文新媒體平臺,受眾也只是中文讀者。在這些平臺上扎堆用力,也算是一種“內卷”。因此,要鼓勵和引導海外華文媒體向外語、海外社交平臺延伸,充分發揮他們在外的特殊作用。
那么,海外媒體如何抓緊轉型升級創造性地傳播好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曾任中國傳媒大學校長的胡正榮認為,國際傳播要做到更有效,需要做到:一是要具備國際觀。一條新聞即使是內宣,也要充分考慮發布后在國際上會產生哪些影響。二是要有良性的國傳運行體制和機制。三是要啟用大量具有豐富海外經驗、熟悉現代國際傳播的人從事國際傳播工作。比如今日俄羅斯(RT)電視臺。它在開臺的時候聘請了大量長期在美國生活、有俄羅斯背景的人,這奠定了 RT 的成功。海外華文媒體也要有這樣的魄力,對國外的記者也可以適當用一些,因為他們更了解國際通行的話語體系。
中共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加強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因此海外華文媒體的國際傳播也要全媒體出擊,要充分利用海外的社交媒體,比如在 Facebook、Twitter 等海外社交平臺上充分發聲。不僅要有官方媒體的聲音,更要有民間的聲音、網友的聲音。同時講故事要多元化,可以有高大上的內容,也一定要有小故事。通過普通人感知自己身邊的故事講中國故事,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如李子柒就是用親力親為的視頻故事讓西方了解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了解中國的飲食文化、孝敬傳統文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 2021年11月19日在首屆中國網絡文明大會上發言指出,講好中國故事,要注重以小見大,全方位、多角度詮釋中國發展成就。要在融通中外上下功夫,找到中外利益交匯點、話語共同點和情感共鳴點,找準國際交流的公約數,用西方受眾聽得懂的語言、聽得進的方式、聽得信的內容,讓中國敘事成為世界敘事和國際共識。要注重展示普通中國人的生活,用小切口展現大格局,用小故事講述大道理,力爭將我國發展成就的硬事實,在境外新媒體平臺上實現軟著陸,展示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用接地氣的方式去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潛移默化地影響受眾形成客觀正面的中國觀。
去年以來,中新社在國際傳播中主動設置議題也值得華文媒體借鑒,如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 周年主題報道中,中新社策劃推出《外國友人與中共》和《外眼看中共》等專欄稿件,借境外、黨外的“外嘴”講述中國共產黨的故事,讓報道更具說服力和感染力。2021 年伊始中新社又推出學理型融合專欄《東西問》,聚焦文、史、哲、政、經,以促進中華文化海外傳播,推動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為重點,創新內容生產和傳播方式。
從中國共產黨的“十萬個為什么”到《東西問》專欄的議題設置,中新社一直堅持“官話民說、硬話軟說、長話短說、空話不說、中話西說”,努力以事明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用最易被海外受眾認知、理解和接受的語態,回答外界的疑惑與關切:“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
結語
海外華文媒體在傳播中華文化、在講好中國故事方面,一是要講清中國和平崛起背后的真正原因和動力,切實回應國際社會的關切和疑惑。中國和平崛起“故事”的核心,關鍵在于中國共產黨的卓越領導,在于中國探索出了一條適合自身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二是要把中國的成功故事,同世界各國的利益結合起來。中國的發展,不僅將惠及中國,也將惠及世界各國。這個故事講清楚了,才會使中國故事成為全世界的“故事”,才能真正“入耳”、“入心”。在講故事的時候,要遵循國際新聞傳播規律,尊重宗教經典,特別是在跨文化傳播的時候,尊重別人的宗教儀式,尊重別人的社會風俗和倫理道德,只有彼此尊重,才能更好地講故事,讓對方聽進去故事。針對新媒體環境下受眾年輕化的趨勢,講好中國故事需要根據受眾特點,結合互聯網思維提高傳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唯有如此,才能引導各國民眾在感受當代中國發展、感知中華文化魅力中,理解中國、親近中國、認同中國。“一帶一路”的建設和互惠共贏的理念才能接地氣,融通中外,中華文化的價值觀、中國和平發展觀才和世界民心相通,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才深入人心。
國際傳播界·2022年 第1期
精選:
- 2024年12月07日 11: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