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統中醫遇上新技術:數智化診療更高效
中新網長春12月8日電 題:當傳統中醫遇上新技術:數智化診療更高效
作者 譚偉旗 金喬
第三屆世界中醫藥科技大會正在吉林長春舉行。記者采訪發現,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5G等技術在中醫領域得到應用,數智化讓傳統中醫診療更加高效。
“請伸出舌頭,舌尖向下。”來自蕪湖圣美孚科技的郭昊他忙著指導體驗者做檢查。其所在的公司研發出一款名為“智能AI四診儀”的設備。
體驗者把頭靠在檢測儀中間,一張正臉照片隨之出現在屏幕上。當伸出舌頭,其影像立刻被記錄。隨后,指標數據、病因病機、治法療法,以及方劑組成、針灸主穴等一一呈現在顯示屏上,利用數字技術實現了中醫的“望聞問切”。
“這個設備結合了大量中醫數據庫,進行云計算,通過人工智能AI采集舌、面和指尖脈搏波評判患者健康狀態,準確度較高,可為中醫師提供輔助診斷。”郭昊他介紹,該設備現已被廣泛應用在醫療機構、中醫診所、理療館等場景。
另一側,一臺智能脈診儀器前參觀者眾多。只需將傳感器綁在手腕處,幾分鐘后,便可探知人體健康狀況。根據所得結果,系統會提出個體化健康指導方案和預防保健建議,規避潛在健康風險。
“脈象采集器的傳感器能夠精準定位寸、關、尺的位置,經由中央處理器對數據展開分析、進行表達,得出脈象結論。”吉林通化某高科技公司負責人蘇有財說,該結論可為醫生提供更多的診斷信息,幫助醫生做出更準確、快速的診斷。
“智能診療系統是生成式AI技術在中醫領域的典型應用之一。這類系統通過對患者舌苔、脈象、病史等信息的綜合分析,生成預防性治療方案,有效提升了‘治未病’的效果。”蘇有財介紹,經過20余年的技術積累,該公司生產的設備后臺數據庫十分龐大,檢測準確率高,目前已在2000余家大型醫院投入使用。
隨著看中醫、養生熱度的不斷釋放,一些醫院或高校也與科技企業聯合,共同開發出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可穿戴等新技術的中醫特色裝備,包括中醫艾灸、拔罐、推拿和康復機器人等產品。
在長春中醫藥大學展區,一款集合了紅外成像、射頻熱療、脈沖波治療等多種功能的智能AI服務推拿機器人正在工作,等待體驗推拿的人排起長隊。
“這臺設備由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推拿科參與理論和治療手法研發,能可視化治療前后熱量變化,恒溫推拿緩解疼痛,疏通經絡,調節臟腑,提升免疫力。”展位工作人員姚俊杰介紹。
同樣實現自動化與智能化的還有艾灸。“艾灸設備可以根據個人體質和病癥需求,精準調節溫度和時間,提高了艾灸的效率和安全性,逐漸成為中青年群體養生的首選之一。”姚俊杰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