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胃癌早期無特異癥狀 呼吁重視胃鏡檢查
中新網上海12月22日電 (記者 陳靜)中國是胃癌高發的國家之一,因為發現得較晚,很多患者在確診時已是晚期。
“早期胃癌治療效果最好是不爭的事實。”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董平教授22日對記者指出,但是胃癌早期沒有特異性癥狀,其表現多為胃脹、噯氣、胃口有點差,與胃炎相似。他希望40歲以上人群,尤其是男性最好兩年到三年做一次胃鏡檢查。“若民眾的家族直系親屬中有胃癌患者,就屬于高危人群,做胃鏡的頻率應更高一點。”這位專家告訴記者,胃潰瘍患者、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亦應重視胃鏡檢查。
董平教授強調,胃癌手術必須保證根治性,同時盡量減少對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對于早期胃癌患者,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在療效和安全性上已達到等效,甚至更優。而對于晚期胃癌患者,多學科協作的綜合治療模式已成為主流。
據了解,當下,隨著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胃癌的治療已逐步進入靶向治療時代。“Claudin18.2作為近年來備受矚目的新靶點,為胃癌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希望。”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陳思宇教授當日接受采訪時表示,腫瘤精準化、個體化的治療概念已深入人心。通過對腫瘤進行基因分型,醫生能夠針對特定的基因類型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從而實現精準治療。
據陳思宇教授介紹,高達70%到80%的胃癌患者檢測到Claudin18.2的高度表達。另外,HER2和CRBB2也是胃癌靶向治療中常用的靶點,FGFR2b等新型靶點也在研究中展現出巨大潛力。
在談到化療在胃癌治療中的地位時,陳思宇教授指出,化療作為傳統治療手段,在胃癌治療中仍發揮著基礎性作用。然而,相比傳統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在療效和副作用方面展現出獨特優勢。靶向治療能夠精準打擊特定靶點,減少對正常細胞的損傷,而免疫治療則通過激活機體免疫系統來對抗腫瘤,為晚期胃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該院病理科副主任醫師管雯斌教授告訴記者,通過免疫組化等先進技術,病理科醫生能夠準確判斷腫瘤的分期和病理類型,譬如可以準確判斷胃癌患者是否表達Claudin18.2靶點,從而為臨床提供精準的治療指導。此外,隨著新靶點的不斷發現和新藥物的研發,病理科也在不斷探索新的檢測手段,以更好地服務于臨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