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村是個飽讀詩書的人,盡管在熒屏上總裝成一種跳梁小丑的角色,但在私底下的交談中卻不時地大談人生哲學。他說自己實在什么本事也沒有,連外語也僅僅才會兩種。正是這樣一個人,當年他的一曲《東北人都是活雷鋒》在網絡不脛而走,如今他的新歌、他稱作音樂評書的《臭球》已于近日開始在網絡流傳。
雪村這些日子非常忙,一是他的夫人因胃病而住了院,為此雪村白天要花近8個小時的時間陪伴;二是他要在晚上進行音樂創作。所以在一個忙里偷閑的中午,記者與雪村相約來到了一所位于大運村的朋友開的餐館里。外表做酷的雪村是個健談的人,尤其對于他所開創的音樂評書更是話不絕口,記者與他的交談就是在這樣的氣氛中進行的。
作用:如同工商稅務
談到《臭球》的創作初衷,雪村說自己有著深層的考慮。他舉例說中國球迷對英超、德甲有很大意見,“它里面的黑幕太多了,它里面涉及的骯臟金錢交易也太多了”。雪村認為,音樂評書在推動社會發展的作用中,與工商稅務部門一樣,它的社會意義早已大于流行音樂和搖滾樂。
雪村說,音樂評書作為音樂的附件,沒有它不能做的曲子,它將會超越一切流行音樂。這么說的理由,是因為雪村認為流行音樂相對是比較簡單的,搖滾樂也僅是一種自我發泄,而音樂評書則要求創作人員要在客觀中,在社會人群中考慮他的創作。“莎士比亞愛與恨的故事要放在大環境下才有價值。”“藝術是源于人民的,我認為它更應該低于人民,這樣才能為人民群眾所接受。”雪村說。所以至今成名的雪村,仍然喜歡住大雜院,喜歡和街里街坊交流,他要從中知道底層老百姓生活的真實現狀。
“老婆昨天讓開水燙了,小孩昨天尿了床了,他們全都靠著我了,我可別讓汽車撞了。警察走了我又來了,警察來了我又走了。兄弟多,所以我恨我爹我媽,娃多,所以我走遍全國……”這是雪村對于賣盜版人的生活寫照。在這段歌詞中,寥寥數語,雪村把賣盜版光盤人的生活及社會關系交待得清清楚楚。音樂評書就是要用最短的時間,用最精減的語言說明最全的問題。雪村用了7年的時間創作這首歌曲,在歌詞的結尾部分他點明了這些人帶來的社會危害絕不是賣盜版光盤本身。
目的:讓人發泄
在雪村眼中,音樂評書比流行音樂要講究得多,因為它的要求是流行音樂所不能達到的。在某種特殊音效上,有時是需要雪村親自制作完成的,如“缺腿鼓”、喘氣聲等。這樣的效果開始讓與雪村合作的音樂人誤以為是他搞錯了,后來才知道是雪村故意追求的音樂效果。
雪村說,像羅大佑、李春波、高曉松這樣的音樂人確是對音樂的發展有著自己的貢獻。“而有些音樂人追求唯美,我不知道什么叫作美,只知道什么叫作真善美”,雪村解釋自己為什么要以跳梁小丑的形像出現時說,“中國人心理壓力太大了,他們需要發泄,有些演員從表面上給他們發泄的理由,我卻從內在中讓他們發泄。”
作品:好似作家
音樂評書是創作為主,是作家作品,不是以表演為主,因為它里面的內涵要大于流行音樂和搖滾音樂。雪村說自己不是藝人,他更討厭別人把自己看成是藝人,所以他寧愿別人稱自己是笑星。在雪村的音樂評書中,往往借用不少曲藝的因素作為全篇的結束語。雪村說音樂評書要點到為止,它追求的正是一種心照不宣。雪村認為自己從藝術造詣來講一點不比巴爾扎克遜色。因為巴爾扎克要用上萬字的語言說明問題,而他只需用寥寥數語就可以解決問題。
傳播:與情景喜劇異曲同工
英達是雪村敬佩的人,他評價英達說:“他這個人天上的知道一半,地上的全知道。”雪村服英達,因為英達教他做人,教他做學問,教他做藝術。
雪村以為,自己的音樂評書與英達的情景喜劇沒有什么區別。從時間長度上看,情景喜劇是一般電視劇的一半,而音樂評書也是流行歌曲的一半;從傳播途徑上,情景喜劇通過電視讓幾億人認識了英達,而音樂評書通過網絡讓網民知道了雪村的存在。
文藝體現的是真實,而有些流行音樂人就是在臺上跳來跳去,這點讓雪村很是看不慣。“《碩鼠》、《長恨歌》這樣的作品為什么能流芳千古,因為它們記錄的都是真實,都有著強烈的社會價值。”對于自己的作品,雪村說能被人記住3個月就夠了。
價值:用價格體現
雪村說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個平民,甚至是一個貧民,是屬于那種處于90%非富有的人群中的一員,“正是這些人創造了歷史”。雪村討厭出名,他說自己不想掙錢,只想做藝術。
在現實生活中,雪村說自己的家里甚至沒有CD機,他說自己對音樂并不感興趣。至于為什么選用音樂的形式,他說音樂評書借用的只是音樂的外殼,它更像是行為藝術,所以他從未花過一筆宣傳費。雪村把工作時間與非工作時間分得很開,對于在非工作時間的歌迷來電,雪村會說:“對不起,現在不是我的工作時間。”
對于音樂評書中也存在的愛情主題,雪村說那只是證明自己可以做流行音樂的東西,“他們能玩的我能玩,但我玩的他們卻未必都玩得了”。雪村說自己要內在的東西,要實在的東西。“任何一種作品如果轉變不了價格,就是沒有價值。”
來源:生活時報 作者:郭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