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并注明摘自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周刊》。聯系電話:68994602)
引入大批博士從政是發展需要,還是政治作秀,一切有待實踐檢驗
“博士當官啊,知道,知道,電視里、報紙上都報了。”
“我覺得中啊,鄭州這些年發展緩慢,很需要引進高級人才。”
……
2003年3月15日,鄭州市街頭幾名普通市民向中國《新聞周刊》如此表示。此時距鄭州市2001年6月引進第一位博士從政,已經近一年半。至今,鄭州市已引進了52名博士直接擔任副處級干部。2003年他們仍繼續引進博士,計劃三年內達到150名,使全市縣處級領導班子中都能有一名博士。
引博
作為全國的交通樞紐、著名的商貿中心、中國第一人口大省省會城市,與周邊武漢、濟南、西安等省會城市相比,鄭州的城市規模偏小,城市化水平在全國省會城市中屬中等偏下。
新世紀元年的2001年,鄭州市委、市政府決定把鄭州建設成為一個全國性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并開始了新的規劃。
就在這一年的7月,學者型的廣西南寧市委書記李克赴鄭州任市委書記。當時,鄭東新區(新鄭州)的規劃工作已經開始。一天,李克到鄭州市規劃局調研時,發現偌大一個省會城市的規劃局,工作人員中學歷最高的為本科,沒有一個碩士。
據鄭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祁金立介紹,鄭州2000多名縣處級干部中,全日制本科畢業的不到1/3。李克書記剛上任時,包括他在內,鄭州市僅有3名博士,且都分布在基層企事業單位,縣處級領導干部隊伍中基本是空白。
聯系到“鄭州,鄭州,天天挖溝,一天不挖,不是鄭州”(民謠)的糟糕現實,李克坐不住了,他在班子會上說:老百姓說的都是實話。為什么會造成這種局面?城市規劃設計水平不高,缺乏前瞻性和預見性,使城市的發展和城市建設走上了彎路。歸根結底,還是人才的匱乏造成的。
經過多次論證,鄭州引博從政的試驗便從鄭州市政的重點部門,也是李克感觸最深的規劃局開始運作了。
2001年7月至9月間,鄭州市委組織部知工辦(知識分子工作辦公室)的負責人“五顧茅廬”,請回清華大學建筑學博士王鵬任鄭州市規劃局副局長。幾個月時間,從“鄭州市中心城區總體概念性城市設計”到面向國際招標的“鄭東新區總體發展概念規劃”,王鵬的規劃編制工作進行得有聲有色。
第一批來鄭博士的工作表現堅定了鄭州大規模實施引博從政的決心,根據《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條例》及國家有關博士分配政策的規定,并結合實際,2001年底制定了三年規劃:三年內引進150名博士直接擔任副處級領導干部,把引進的重點放在城市規劃、土木工程、城建環保、現代物流、商業策劃、醫療衛生、高效農業等在經濟發展中急需的專業人才。
沖突
引進大批博士從政在全國是開先河的做法。為了穩妥起見,鄭州市委副書記郝建生親自帶隊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單位調研,之后對引進的目標、引進的崗位、引進博士應具備的條件、引進的方式、引進后的日常管理與監督、生活待遇與獎勵等問題做出了相應規定。
2002年1月初,鄭州市向全國214個具有博士授予權的重點大學、科研院所傳遞引博從政的信息,派人到博士所在單位進行交流,組織博士考察團來鄭州考察……
2002年3月13日,鄭州市委向社會公布了55個需要博士擔任的副縣(處)級領導職位。消息甫出,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
李克書記回憶說,當時在領導班子中也有不少反對意見,有人說:“不中啊,李書記,博士哪會到我們這個落后地方來呢?”
一般干部隊伍中也有不理解的:這么些年來,我們不也干得很好么?這幾十個副處級的職位一定要由博士來擔任嗎?
一些學者也有不同的看法。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朝聚說,這件事一方面體現了政府對人才的重視,另一方面也讓人憂慮:學歷不等于能力,博士們在經驗方面是否適應領導干部的需要,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甚至有人很武斷地批評說,這是一場高級的“政治秀”,肯定長久不了。
鄭州市委組織部部長祁金立說:“如果沿用我們一般的官場‘規則’,讓博士來了從副科長做起,這樣算來,做到處級至少得5年以后了。”
如果說,觀念的沖突這種淺層次的矛盾還不至于影響到引博工作展開的話,那么,根深蒂固的論資排輩的習慣勢力,還真的成了開展這項工作的絆腳石。
有的博士職務已宣布了,組織部去落實時,可好多局委辦不積極,說你先給別的部門吧。甚至,一些干部私下里抱怨:我在這個地方干了這么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輪也該輪到我啦。現在把這些位置讓給博士了,我們怎么辦?
還有的單位表面上服從,但表示不負責博士的住房和專車,要求組織部自行解決。
隨著一部分單位對博士的順利接收以及市委態度的堅決,那些剛開始不愿意接收的單位也逐漸轉變了態度。
知工辦副主任吳同欣用醫學上的“排異”反應,來解釋“空降”博士落地的反彈,認為兩者的融合需待時日。
變化
隨著博士們的逐步深入工作,他們慢慢被所在單位接受。
清華大學建筑學博士王鵬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一到鄭州就被任命為鄭州市規劃局主抓業務的副局長。上任第一天他就趕到了鄭東新區的規劃評審論證會現場。他那天早晨6∶30到鄭州,8點就開始了工作。當時,國內外來了6家參選招標單位,20位國內外專家。王鵬直接與外國專家對話,不需翻譯,對答如流。外國專家很吃驚:“在中國內地的鄭州有這么高素質的領導干部,不得了。”
此次面向國際招標的鄭東新區規劃評審論證會取得了成功。日本設計師黑川紀章的作品被選中,同時,鄭東新區建設的其它幾項合同也順利簽署,王鵬在其中顯示了自己明顯的專業優勢。
2003年3月14日,王鵬在接受采訪時承認,剛來時,也有些不適應,他一直保持低調,對上服從,即使有不同意見也不在公開場合提出,而是私下商量;對下,他同樣保持謙虛的作風,注意發揮下級的工作積極性。
作為規劃局副局長,王鵬分管規劃處、工程處、編制中心、交通處、建管處等5個業務處室,這些活兒過去是由兩位副局長管的。從“鄭東新區總體發展概念規劃”到“鄭州市中心商業區概念性城市設計”,一年多時間里,王鵬參加10多項重大規劃項目,全部通過了建設部專家組的評審。
博士們的專業知識在工作中發揮出的獨特作用,使與其共事的其他領導在感受壓力的同時,也獲益匪淺。
馬鎖文是鄭州市鄭東新區管委會副主任,今年40歲,曾有22年的鄉鎮基層工作經歷,現在與3名博士副主任共事。他說,博士們的專業知識在實際工作中為班子的科學決策發揮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鄭州市建委主任魏深義自從3個博士副手進來后,工作輕松多了。據他介紹,以前建委的領導班子中,除了他學過建筑外,其他都是外行,事必躬親讓他感覺很累。“現在好啦,我可以放手讓他們去干,我只需協調就行。”
而博士們在工作中也從這些同事身上學到許多行政管理經驗。張震宇是從英國、德國留學歸來的經濟學博士,現在是鄭州市鄭東新區管委會主任助理。他坦言,在專業上自己的確比這些基層領導要強,但在行政管理上,卻是一個小學生,需要向他們好好學習。
“來鄭一年,在行政管理、人際關系上所學的東西頂學校三年。”王鵬為當初的選擇感到慶幸。
未來
據了解,來鄭工作的博士們工資待遇方面與其他人無異。不少人因此發出“博士會待多久”的疑問。
鄭州市委組織部知工辦主任崔鴻介紹說,一年多來,沒有一個博士因為不適應工作或嫌待遇差而離開的。相反,最近一些名牌學府的博士后們還來鄭表達“想來鄭州工作的愿望”。
鄭州市委組織部長祁金立則明確地說,博士們來鄭州工作,鄭州應為他提供做事的平臺,但不會、也不可能像企業那樣開出“百萬年薪”。
有人說,在中國幾千年的“官本位”傳統下,“做官”對于許多人具有非常大的誘惑力,況且一畢業就當上“副處級”官員,待遇低點也沒關系。
王鵬在畢業時,也面臨沿海私人企業高薪聘請的誘惑,但最終還是選擇了鄭州,“到鄭州來,我可以獨擋一面,擁有決策權,可以將自己的想法變為現實。”
祁金立現在擔心的是,不要讓舊體制毀了博士們。為此,他表示,今后在引博的同時,市委還要對長期沿襲下來的領導方式、領導體制進行改革。“要出臺一些具體的規定,定出嚴格的指標,把事情辦好。對相互扯皮的要嚴肅處理。”
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系主任、博導毛壽龍教授說,引進外來人才,是為了解決當地人才缺乏。這種針對性措施不能長期化、制度化。
他建議應把有針對性的措施與長期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聯系起來,抓住人才引進的契機,進行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讓領導干部的選拔和任命向社會開放,向全國開放,向海外開放,尤其是向高素質人才開放,并讓這一過程充滿競爭性和公平性,同時又不限制人才的自由流動。這是長遠戰略所需要考慮的。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原標題:鄭州:引博從政
作者:章文 陳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