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五月四日電(記者 陳立宇)“禁止隨地吐痰”這個老調最近又被重彈。重彈這一老調的是很多致電或投書媒體,“希望能對隨地吐痰陋習予以重罰”的北京人。
這個老調被重彈的前提是,雖然改革開放過去二十多年了,大多數生活在北京的人早已不再隨地吐痰,但還是有少數人不自覺,在公共場合,只要喉嚨一發(fā)癢,就會隨地吐上一口。直接的原因則是由于出了“非典”。醫(yī)學專家說,“非典”病毒主要是靠飛沫傳播的,包括痰,而且病毒在痰中存活時間還更長。于是人們很自然的在這非常時期,再次發(fā)出了必須嚴格“禁止隨地吐痰”的強烈呼吁。
在這致電、投書媒體的人士中,有一位是中國軍事醫(yī)學科學院的病毒學專家彭雙清。他提出,政府有必要立即啟動一些措施來保障公共衛(wèi)生,包括嚴格執(zhí)行“禁止隨地吐痰”的規(guī)定,并且相應提高對隨地吐痰者的懲罰力度。非常時期用非常之手段確實是必要的,北京市政府已從善如流。
可喜的是,在醫(yī)學專家、民眾的致電、投書引起媒體的共鳴并發(fā)出呼吁后,據北京一家媒體記者的實地調查發(fā)現,隨地吐痰的現象雖然還遠談不上杜絕,但最近幾日確實是明顯減少了,已有一些人正在自覺改變這一陋習,積點“口德”,當然繼續(xù)我行我素者仍有之。
坦率的說,隨地吐痰這種陋習,重罰確有阻嚇作用,但僅靠“罰”是很難杜絕的,光是執(zhí)法者在人力上就應付不來,于別人看不見時吐一口,走掉了,如何抓?因此還須每個公民都能真正體認到,隨地吐痰不僅關乎道德、關乎健康、還關乎國民形象,在滅了“非典”后仍繼續(xù)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習以為常,隨地吐痰方能徹底杜絕。
毫無疑問,“非典”的出現正在迫使許多人改變原來不良的衛(wèi)生習慣,變得勤用肥皂洗手,勤清潔,聚餐用公筷,分餐,及時清理垃圾,包括不再隨地吐痰等等,重要的則是持之以恒。
中國已經加入WTO,很多方面需與國際接軌,形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自然也在其中。不是有外國朋友批評過,見到一些三、四星級酒店的地毯,被煙頭燙得就象射擊場上的靶子。隨地吐痰就更素來為人詬病,足見陋習也關乎國之形象。什麼時侯不需再重彈“禁止隨地吐痰”這個老調,那會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