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天津九月五日電題:北方的呼喚——京津冀三駕馬車齊奮蹄
中新社記者孫志民柳俊武
沿著中國海岸線將目光由南向北移動,不難發現,占盡先機的“珠三角”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已然形成了行云流水、參差有致的“第一發展極”;后來居上的“長三角”,則已構筑起滬、浙、蘇協調互補、良性互動的“第二發展極”;老工業基地的東北,已拉開新世紀“遼沈戰役”的序幕奮起直追;京津冀在構建中國“第三發展極”的路上,卻是溝壑縱橫,前路多艱,與“長三角”、“珠三角”的差距在拉大!
殘酷的現實已不容對市場化進程抱有自然北移的任何幻想,坐等南北差距減小等于慢性自殺,已成為京津冀地區有識之士的共識。京津冀三地要形成合力、整合產業資源、主動發展、迎頭趕上的吶喊,成為新時期“平津戰役”前最強烈的呼聲。
此間媒體就此發表記者觀察指出,京津冀山水相連,血脈相通,地理上堪稱中國北部的黃金地帶,歷史上也一直是中國的心腹之地。現實的問題是失落與分割。失落是與“長三角”、“珠三角”相比,從經濟到社會人文都有一種落后感。“想當年”成為某些人自我安慰或麻醉的一劑常備藥物。分割是一種切膚之痛,近幾十年形成的行政區劃,將京津冀切割成了三個“片斷”,這種分割進一步影響發展,造成更多失落。京津冀要發展就必須“整合”。其實,京津冀地區已經具備吸引資本目光的某些要素。但與“珠三角”、“長三角”相比,京津冀區域經濟難以啟動的重要原因,一是資本不夠,二是國有資本比例太高。國際和民間資本的介入和表現力度均沒有東南沿海地區出色。
“長三角”與“珠三角”地區發展最可貴的經驗,就是產業鏈拉動區域經濟聯動,形成經濟圈。而京津冀地區卻沒有形成明顯的產業鏈,僅有的幾個產品的產業鏈十分單薄。京津地區也在搞產業鏈,但這種產業鏈配套是以要把本地區企業消化掉為指歸的。各打算盤的結果是,資源不能在區域內有效配置,產業鏈不能在這一地區有效銜接,因此就難以形成分工細膩、豐富多彩的厚重的產業鏈。
輿論注意到,京津冀地區形不成產業鏈,主要是這一地區長期以來國有企業占主導位置,產業自然是“大而全”。加之“強勢政府”自覺不自覺的“大而全”行為,自成體系的后果是區域內產業鏈的殘缺。其次是這一區域內的北京、天津兩大城市各種產業發展快,產業定位高,但周邊地區很低,因此,產業的傳遞梯度落差大,甚至形成了產業“懸崖”。目前,跨國公司競爭已經從單純的技術競爭轉為產業鏈競爭,沒有產業鏈支持的地區,吸引力將會大打折扣。京津冀地區如不趕快行動,恐怕會落得更遠。
要解決這一問題,就應樹立區域整體發展概念,改變單一中心局面,形成區域內戰略分工與合作,并實行生態補償的辦法。經濟上各地要找準定位,走共同發展、實現共贏的道路。生態上應建立完善生態補償機制。
京津冀急需建立一種協調機制,市場調節配置資源是一個基本方向,但在目前這一地區國有資本占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市場還管不了市長。所以,市長之間溝通協調就顯得十分必要。此外,沒有現代化的物流業,就不可能有高效的區域合作。京津冀要發展,要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帶,離不開現代物流業。京津冀消除“懸崖”,構筑產業銜接的“緩坡”,是形成經濟帶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