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7日電 15日晚香港發現一位出現SARS癥狀的病人并緊急送往瑪嘉烈醫院隔離,不過16日的化驗結果顯示該病人并未染上SARS。雖說SARS疑云令香港市民虛驚一場,但香港媒體認為,這一事件有助于考驗港的應變能力,是一場難得的實戰演習,亦暴露出香港防疫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政府及相關部門有必要認真檢討。
香港大公報的評論指出,從該事件的整個過程看,經過今年上半年SARS劫難后,香港公私立醫院合作、協調更趨密切,疾病監察系統更趨完善。同時,該文章指出,香港政府處置懷疑沙士病人的透明度大有提高。在該女病人轉至瑪嘉烈醫院約一個半小時后,即前晚十一時半香港醫管局鮮有地發出新聞稿,及時向傳媒和公眾提供相關信息。
文章說,相信這是政府汲取了今年SARS爆發期間的經驗和教訓后作出的改善。事實表明,讓公眾在第一時間獲悉有關信息,可以減少人們的憂慮和不安并敦促市民做足相關的預防措施。
香港大公報和文匯報的文章都指稱這次假SARS事件暴露了香港防疫系統的不足,需要及時改進。
文匯報指出第一次測試不準正是導致SARS驚魂再起的原因。為避免再出現混亂,香港當局應統一檢驗渠道,對懷疑沙士個案的化驗,應集中于政府指定的化驗所,不應隨便交由私人化驗所,以免測試不準或失誤,對社會造成不必要的困擾,也會影響救治病人和防止病毒擴散的時機。
香港大公報的文章則指出被懷疑有SARS癥狀的女病人轉入瑪嘉烈醫院隔離病房之后,該院仍有少數前線醫護人員等未按指引做足防護措施進出隔離病房區。到該醫院看病的有些市民亦未有戴口罩。
文章說這種現象反映了兩個問題:一是一些前線醫護人員和市民好了傷疤忘了痛,對SARS的警覺性降低;二是政府的宣傳及醫管當局在預警機制激活后對醫護人員的檢查、督促不足。
文章說,這次事件還反映了市民和投資者對沙士卷土重來的憂慮。文章指出,各國專家對SARS病毒及其傳播途徑和方式已經有了比較深入的認識;同時也有了今年上半年預防、診斷和治療SARS的豐富經驗和教訓,因此,香港市民應當增強信心,不應慌張。
香港媒體均認為,這次SARS疑云考驗了本港各界的應變能力,政府在處理這一事件中的表現總體上還算不錯,“反應快、有進步”的評語恰如其份。
不過媒體告誡香港政府和醫管當局及衛生署等部門,不要沾沾自喜,要總結不足,并及時加以改進。政府日前公布傳染病預警三級機制后,各方對此有不同意見和提議,政府應擇善而從;對于診斷、治療和控制沙士的有關程序和指引,也應進行檢討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