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8日電 香港文匯報今日載文說,“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成功升空和回收,使勵精圖治、臥薪嘗膽的中國航天的雄厚實力終于彰顯,在擁有宇航大國榮耀的同時,亦擁有足夠的底氣與美俄抗衡分享國際商業衛星發射的巨大商機。
拿出發展合作新舉措
文章說,近年來,受全球經濟下滑的影響,世界衛星工業增長速度減緩,衛星發射總量減少,加上衛星制造大國美國以各種借口禁止發放美制衛星(包括使用美國零部件的衛星)的出口許可證,使中國長征火箭承攬國際商業發射服務面臨困境。中國必須要拿出發展與合作的新舉措,開拓國際商業合作的新天地。
但正如中國航天“掌門人”張慶偉指出的那樣:“歷史也一再告訴我們,尖端技術從來不可能從國外直接‘拿來’,只有自己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才能將發展與合作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盡管目前國際宇航市場壁壘重重,競爭激烈,而中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極有力地證明了中國擁有發射載人飛船并安全回收的尖端技術,中國航天完全有能力打破中國所面臨的國際衛星發射市場上的重重困局,中國航天對外合作與發展的新的歷史階段即由“神舟”五號所發軔。
新火箭銜接衛星任務
文章說,“神舟”五號飛船的成功發射令“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名揚海外,使海內外對中國長征火箭系列的發展前景看好。這為中國打破封鎖、進入國際商業衛星發射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航天主管官員透露,針對歐美運載火箭的發展趨勢,中國還將加速新一代運載火箭的研制,并以研制新一代運載火箭為重點,全面提高中國運載火箭在國際商業發射服務中的競爭能力。
新一代運載火箭繼承了現有“長征”火箭的成熟技術,以無毒無污染的1200千牛級液氧煤油發動機和500千牛級液氫液氧發動機為動力裝置,通過直徑為5米、3.35米、2.25米的三個結構模塊組合,形成系列化、型譜化。低軌道運載能力可覆蓋1.5-25噸,地球同步軌道運載能力可覆蓋1.5-14噸。通過這種低成本和高可靠設計,可適應不同有效載荷的發射新需求。
專家稱,新一代運載火箭的研制,不僅能與中國2005年以后的衛星發射任務相銜接,還可與未來可重復使用的運載器實現良好銜接,能夠滿足未來國內外市場對火箭的需求,從而成為擴大國際商業發射服務市場份額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