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7日電 對于兩岸達成的春節包機事宜,臺灣媒體紛紛發表評論文章表示,航程縮短省時省錢的春節包機,一直是臺商最渴望得到的“新春賀禮”。若珍惜此次春節包機的協商經驗,兩岸“三通”應不在遠。
臺灣《中國時報》以《航程縮短省時省錢》為題評論說,對上百萬名在大陸工作的臺商與眷屬而言,每年過年返鄉,總是一場艱難而漫長的“歸鄉路”。帶著一家老小與笨重行李,輾轉候機,經港澳等各式各樣的中轉點,七葷八素,耗時至少5個小時以上,在疲累的等候下,單純而定點的春節包機,一直都是臺商最渴望得到的“新春賀禮”。
這種問題,在2年前2003年兩岸首度春節包機露出了曙光,大家終于可以“一機到底”的回家去。不過因飛機不能直飛,必須落地香港、澳門等中轉運輸方式,雖可節省約一個小時的轉機時間,但中轉地不能下機的規定,也讓等候一個多小時的機艙像個悶燒鍋,小孩焦躁不安,機艙追逐吵鬧,加上狹小空間,搞得家長與旅客筋疲力竭。
《民生報》的社評說,這次談判并未簽署任何文件,而以一紙備忘錄作為雙方依循的準據;可見在協商之前,經過業界人士的密集磋商,以及諸如國民黨立委組團赴北京溝通,春節包機對開已呈水到渠成之勢;而澳門協商只花了兩小時即達成共識,過程順暢,亦顯示只要雙方都秉持務實而誠意的態度,不以意識形態及政治立場介入干預,便不致節外生枝。
文章并指出,倘非李登輝刻意拋出“兩國論”、“七塊論”、“夾擊論”挑激兩岸敵意,更以所謂“戒急用忍”政策來卡住交流協商;則在良性互動的氣氛下,“三通”直航應早已實現。若珍惜春節包機的協商經驗,兩岸“三通”應不在遠。
但文章也提醒說,令人擔憂的是,李登輝等雖暫時收斂,一旦眼見兩岸氣氛轉暖,恐會再以大動作擠迫臺當局而仍在藉由“正名”“制憲”的政治動作向“臺獨”目標逼近的主政當局,亦未必愿見兩岸情勢趨于緩和,因為那會使其不易再操弄民粹來打擊政敵。盼主政當局能珍惜這次春節包機直飛所營造的善意,盡快重拾三通的議題。
《聯合晚報》的評論也指出,陳水扁應順著這次兩岸包機談判,放手讓民間業者主導三通直航,至少紓解企業界來往兩岸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