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并注明摘自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周刊》。)
1月15日,澳門凱悅飯店,海峽兩岸直航的歷史在這里被改寫——春節包機1月底對飛后,將是1949年以來,大陸客機首次飛抵臺灣。
當天下午2點,兩岸業界人士就進行春節包機業務直接溝通。兩個小時后,雙方就春節包機達成一致,從1月29日至2月20日,臺商包機可以從北京、上海及廣州,飛經香港飛航情報區但無須停留,至臺北及高雄;兩岸各有6家航空公司對飛,各自開設24班航班,48班次。
此前的1月7日,雙方航空業界人士在澳門會晤,就今年兩岸春節包機事宜進行了技術性磋商。10日,中共中央臺辦主任陳云林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與到訪的“推動臺商春節包機參訪團”的國民黨籍民意代表曾永權、章孝嚴、朱鳳芝和國民黨發言人張榮恭會晤。
事實上,2003年春節期間,臺海兩岸已經首次落實了專門服務臺商的包機業務,但參與其中的只是臺灣民航業者,大陸航點只限于往返上海,而且飛機得在香港或澳門停留。2004年,由于臺海政治氣氛很差,加上臺灣依然拒絕大陸民航參與,致使春節包機業務沒有運作起來。
此次包機盡管無需落地,但由于臺灣當局堅持繞飛第三航管區,航線最終仍需取道香港空管區“直飛”臺灣;而如果從上海或北京直飛臺北,將是現在航線所需時間的三分之一。
不過,與2003年相比,此次包機還是可以節省一個半小時的轉機時間;而且由于不落地,不用繳納機場稅等費用,因此預估,機票可以由4000元人民幣降至3000元左右。
對于此次包機對象,臺灣方面有嚴格的身份認定,只限于臺商及其家屬。對此,臺灣長榮航空公司駐大陸總代表周寶裕擔心,包機對象的限制將造成客源不足。他呼吁,希望臺灣當局能對臺商的身份從寬認定,因為需要返鄉過年團圓的并不只是臺商。有關方面希望爭取在大陸就學的臺灣學生也能搭包機返鄉。
2003年春節包機,除了臺灣長榮航空“打平手”之外,其他臺灣航空公司都虧損嚴重,其中又以臺灣遠東航空的三班航次虧550萬新臺幣(約144萬元人民幣)為最。
但此次兩岸55年來的首次直航所體現的意義,還是讓兩岸民眾備受鼓舞,人們期待著“春節包機”能成常態。(中國《新聞周刊》 記者/陳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