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鄉村學校就地取材開課程 麥秸畫讓山里娃美起來
中新網蘭州12月6日電 (杜萍)剖、刮、推、燙、剪、繪、貼……昔日西北農村用來燒炕、做飯的麥稈,在蘭州市西固區金溝鄉金溝中心學校五年級學生朱明圓的手里,經過多道工序“變成”了一朵美麗的菊花,看著快完工的作品,她頗感自豪。
金溝中心學校坐落于被譽為“百合之鄉”的西固區金溝鄉,始建于1946年,目前是一所中小學一體化的半寄宿制學校。
2017年,金溝中心學校在創新校本課程時,為了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同時擔任校本課程教師的五年級語文老師王霞帶著學生嘗試布貼畫、剪貼畫。
王霞說,有次為了參加一個學生繪畫手工展,她根據學校地處農村的特點,用麥稈指導學生創做了一幅畫,竟然獲獎了,隨后學校便將麥秸畫作為校本課程來發展,“因為我帶的是五年級,所以就從他們‘下手’開始摸索創作”。
“美術延伸到課程中,就是能讓學生靜下心來,認真思考、開拓思維,提升創新能力。”王霞說,學生從最簡單的花朵開始創作,再到動物、人物,是一個耐心的訓練,這兩年陸續創作的《十二生肖》,在參加西固區教育成果展時,“驚艷”了全場。
“學習創作麥秸畫不僅鍛煉了我的手、腦,和耐心,而且讓我很有成就感。”朱明圓說,第一次接觸麥秸畫便喜歡上了,雖然要從搜集、加工原材料開始,過程枯燥、艱辛,但每次放學回家看到房前屋后的麥草堆,便想著要去挑選材料,等這次的作品完成后,要挑戰更有難度的動物。
“我第一眼看到《十二生肖》麥秸畫時非常震撼。”今年從城區調到金溝中心學校的校長王旭虎介紹說,該校結合地域特色及農村特產,挖掘本土文化元素,提出了以“和”(百合)為魂求發展的辦學理念。作為藝術類的主打課程,麥秸畫塑造的內容以動物、植物、十二生肖、四大名著中的經典人物為主,“在創作過程中也是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孩子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培養孩子們能像百合一樣堅韌,圣潔”。
據了解,從西固區教育局提倡開發校本課程時,該校就開始了摸索。通過幾年的探索實踐,學校根據地域特點,漸漸形成了自己的校本課程體系。現在主要設置了藝術審美類、體育健康類、道德語言類課程,所有的課程都將“和”文化糅了進去。
金溝中心學校副校長李廣英說,農村孩子缺少自信心,同時,農村師資不足,尤其缺少美術、音樂等專業教師。現在學校根據老師的特長、潛力,由老師們自己編寫教材,把校本課程開設了起來,讓孩子們除了規定課程以外,能根據自己的需求接觸到更多的課程。“通過校本課程打開了孩子們那扇藝術之門。”
趙子鵬今年升入五年級,看到教學樓樓道里掛出的麥秸畫,毅然選擇了這門課程,雖然學習過程比較枯燥,但他樂在其中,看著已具雛形的作品《坦克》,從畫、到搜集材料、再到粘貼的過程充滿了成就感,“以后我要把這個學習、創作堅持下去。”
下一步,該學校將利用開墾的一塊地,將其開發成新型勞動實踐基地,種植百合,讓學生感受從種到收的植物生長過程,體驗勞動的真諦。(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2日 19:28:23
- 2024年12月22日 18:26:01
- 2024年12月22日 17:05:36
- 2024年12月22日 16:58:29
- 2024年12月22日 16:51:33
- 2024年12月22日 13:38:29
- 2024年12月22日 12:19:32
- 2024年12月22日 10:11:46
- 2024年12月22日 09:21:13
- 2024年12月22日 09: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