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網”為橋,中外文明何以相通相融?
中新網廈門7月18日電 互聯網時代,人類社會真正變成了“地球村”。在世界盡在“掌”中的如今,不同文明之間如何用互聯網架設溝通交流的橋梁,這是亟待回答的課題。
7月18日,由中央網信辦、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新聞社指導,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華語環球節目中心、中國新聞網主辦,《中國網信》雜志承辦的2023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網絡文明國際交流互鑒論壇在福建廈門舉辦,中外嘉賓圍繞加強網絡文明交流、互鑒、共存等話題展開探討。
以網鋪路架橋:
如何推動文明相遇相知?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人類始終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遇相知中向前發展,面對各種挑戰,人們需要從不同的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
博物館是展示文明的一個窗口。陜西歷史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兼陜西省文物交流中心主任侯寧彬介紹,近年來,陜西歷史博物館不斷豐富網絡文化產品供給,制作推出了類型多樣、分眾化的線上文化體驗產品。依托館藏特色和實體展覽,將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制作推出了韓休墓壁畫系列虛擬展、貞順皇后敬陵石槨虛擬展、“解謎大唐遺寶”“彩陶·中華”“玉韞·九州”等線上展覽。下一步將推動這些產品的多語種網絡傳播。
“我們要在加快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指引下,以文明互鑒呵護網絡精神家園。”侯寧彬說。
對于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凱叔講故事品牌創始人王凱以孩子們的交流舉例。
“近年來,越來越多外國友人熱衷分享和傳播中國文化,希望優質的兒童內容能夠承載著中華文化的精髓,抵達更多想要了解中華文化的外國小朋友身邊,成為下一代民族友誼的美好紐帶,同時,也能夠抵達旅居海外的華人同胞身邊,讓中國的文化影響力在下一代的海外華人身上也可以體現出非凡的價值。”在王凱看來,“促相通相融”是時代賦予文化創意工作者的歷史重任。
談及以互聯網科技推動跨文化交流,完美世界首席執行官蕭泓表示,近幾年,新科技快速、疊加式爆發,現實世界與網絡虛擬空間的界限變得模糊,它們相互影響,相互塑造,形成了虛實共振的發展趨勢。在這一背景下,依托于科技、互聯網的跨文化交流的可能性和重要性日益明顯。
他認為,跨文化交流不僅僅是語言和信息交流,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認同,要理解不同文化的價值觀、習俗、歷史和藝術,從而形成對它們的尊重和認同。
毋容置疑,互聯網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讓世界真正變成了“地球村”。比利時國際聯合倡議多邊合作組織榮譽主席米歇爾·杰諾韋塞在視頻演講中就表示,人類使用、需要并依賴與互聯網文明相關的工具、網絡和基礎設施,“我們見證了人們對互聯網交流、溝通和網絡新文明的興趣和關注,這種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了我們,同時影響了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
以網互學互鑒:
中西文明如何攜手共進?
文明在交流中才能融合,在融合中才能進步。如何在互學互鑒中加強不同文明交流對話,破除壁壘,消弭誤解?
“文明是互聯網成長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應當成為互聯網的精神根性。”光明日報原副總編輯、浙大城市學院文明與傳播研究院研究員沈衛星認為,互聯網時代,要高度重視網絡文明在當今社會發展中的引領作用,讓文明的歷史邏輯,賦予網絡世界應有的精神品格、精神風貌及精神氣質,讓廣大網民深切體會文明氣象所具有的強烈精神召喚力。
沈衛星表示,國家間的信息鴻溝、數字差距、技術封鎖等挑戰十分激烈,文化差異、價值觀對立乃至意識形態斗爭仍然普遍存在。而同時,互聯網空間呼喚交流互鑒之聲日隆,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
2000多年前,橫貫亞歐的絲綢之路是連接東西方商貿人文的紐帶,古絲綢之路對東西方文明互學互鑒有著重要啟示。絲綢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王建新表示,絲綢之路的歷史,是歐亞大陸東西方文明碰撞、交流、互動和融合的歷史。考古資料表明,較早的東西方人群與文化的交流發生在歐亞大陸北方草原地帶,距今5000年前東西方的人群就已經在這里交匯融合。
“中外聯合絲綢之路考古工作,就是要深入了解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歷史文化和傳統,促進我國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相互了解和理解,這是‘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內容。”王建新表示。
在中國定居22年的中國一阿拉伯國家博覽會顧問委員會委員肖克,以自身經歷講述了中國和世界的變化。肖克表示,世界正在變化,因此,我們也需要調整思路,擁抱變化。“我剛從中東出差回來,深刻地感受到這些國家非常想要追求自身的發展,而中國幾十年的發展經驗、中國企業的實力以及中國市場的規模,是許多國家愿意將中國作為戰略合作伙伴的主要原因。”
對于當前人類文明交流互鑒,全球知名社會學家、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馬丁·阿爾布勞在視頻發言中特別提到了中國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他表示,中國一直站在支持全球治理的前列,2013年,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這標志著中國在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的進程中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以網交心交友:
怎樣促進民心相連相通?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世界各種文明相互取長補短、交流互鑒的社會歷史進程。講好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故事,需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賞,找到相通共通之處,美人之美、美美與共。
山東省日照市委副書記王新生分享了日照在網絡文明建設方面的實踐,比如順應網絡新媒體蓬勃發展趨勢,綜合運用圖文、短視頻、海報等多種可視化、互動性強的呈現形式,讓典型事跡更通俗、更生動。“今年以來,日照‘洋女婿’—美國人‘雷哥’趕大集等短視頻瘋狂圈粉60多萬,‘湘妹子跨越30年找到山東媽媽’等暖新聞刷屏網絡、引人共情。”
“我們在‘互’字上連動,讓‘蘇風雅韻’在海外平臺掀起陣陣高潮。”江蘇省蘇州市委網信辦主任陳雪嶸以蘇州為例表示,作為一座自帶流量的網紅城市,蘇州深入探索網絡國際傳播新方式,發揮資源優勢,策劃打好“一個賬號+一場論壇+一個主題活動”的傳播“組合拳”,在全球網絡中展現蘇州歷史文化馨香、風土人物特色和美好城市形象,擦亮 “蘇州制造業”“江南文化”等城市名片。
近年來,國家級非遺項目(蘇繡)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姚建萍和團隊成員,借助“數字非遺”手段,致力于優秀中華文化的推廣傳播,同時秉承“繡隨時代”理念,推動非遺和互聯網融合,加強中華文化與世界文明交流共存。
“我們將繼續立足優秀文化根脈,創新傳播方式,借力數字互聯網,持續擴大傳播規模,挖掘非遺的藝術特質和生活美學屬性,持續加強非遺系統性保護促進可持續發展,努力讓優秀文化參與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參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共存。”姚建萍表示。
定居廈門30多年的廈門大學美籍教授潘維廉以自身經歷講述了,自己所見證的互聯網對人類交流的影響。“1988年我搬到廈門的時候,誰能想到會出現像互聯網這樣的事物!”他介紹,1988年,自己一搬到廈門大學,就發現中國與西方媒體所描繪的完全不同,他寫信給家人和朋友,幫助他們了解更真實的中國,“今天,我喜歡開玩笑說,中國人30年前沒有錢,而今天他們仍然沒有錢。那是因為我們什么事都用手機。”
潘維廉說,互聯網以我們從未想象過的方式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但它最大的可能性在于幫助我們彌合人民之間、國家之間的障礙。
來自土庫曼斯坦的若賀曼是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讀書的留學生。對于互聯網帶來的交流便利他也深有同感。“網絡不僅為我們讀懂中國、了解中國提供了絕佳平臺,也為我們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向世界各國講好我們留學生的中國故事,向中國師長朋友講好中亞故事拓展了廣闊的渠道。”
他認為,留學青年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多多在網絡上發出聲音,樹立好形象,傳播正能量,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為促進各國間民心相通貢獻力量。(完)
- 專題:網絡文明國際交流互鑒論壇
社會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2日 10:11:46
- 2024年12月22日 09:21:13
- 2024年12月22日 09:17:16
- 2024年12月22日 09:16:44
- 2024年12月22日 09:08:28
- 2024年12月21日 18:24:20
- 2024年12月21日 14:15:48
- 2024年12月21日 12:39:30
- 2024年12月21日 00:32:32
- 2024年12月20日 14: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