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評:除拐賣惡根,讓正義提速
中新網(wǎng)北京10月25日電(記者 袁秀月)10月25日,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余華英拐賣兒童案作出重審一審宣判,余華英被判處死刑。
同一日,“梅姨案”中最后一個孩子被找到,9個家庭終于團圓。此前,2023年4月,“梅姨案”主犯張維平、周容平已被執(zhí)行死刑。
“唯有懲惡,才能揚善”,兩則消息可謂大快人心。尤其余華英拐賣兒童多達17名,12個家庭因此骨肉分離、親情斷裂,楊妞花父母抑郁而終。即便團圓的家庭,多年的痛苦、傷痕也難以磨滅,被拐賣兒童的人生更是被徹底改變。而面對犯罪事實,余華英卻表現(xiàn)得非常冷漠、毫無悔意,令人不寒而栗。
對于如此惡劣猖狂的犯罪行為,死刑是最有力的威懾與警示。這樣的典型案例,也鮮明地傳遞出司法部門嚴(yán)懲拐賣人口犯罪的決心,可以有力斬斷違法者的僥幸心理——不管隱藏地多深、操作地多么成熟,只要犯罪終將付出巨大代價。同時,這也是對被拐賣孩子及其家庭的撫慰與交代,除了團圓,嚴(yán)懲人販子是他們的共同心愿,即便歲月久遠,但每一份罪惡都不該被遺漏,每一份正義都不該缺席。
在接受采訪時,將余華英送上法庭的楊妞花談到一句話:“個人之勇稱其為孤膽,社會之勇稱其為群英,國家之勇,就是法治中國。”
20多年前,公安機關(guān)解救被拐婦女時還曾受到村民圍困,“打拐”的困境由此暴露無遺,要實現(xiàn)“天下無拐”需要社會各界形成共同防范打擊的合力與氛圍。
我們要看到,要從根上消除拐賣帶來的現(xiàn)實之痛,除了重拳出擊,還要釜底抽薪,斬斷拐賣的罪惡鏈,鏟除拐賣滋生的土壤。比如,當(dāng)前處罰買方仍是難題,不少人呼吁買賣雙方“同罪同罰”。此外,如重男輕女、養(yǎng)兒防老等傳統(tǒng)觀念依然有現(xiàn)實土壤,社會管理等方面依然有待加強完善之處,等等。
2023年,全國拐賣案件數(shù)較2019年下降66.6%,打擊拐賣犯罪取得重要進展。同時,非法“領(lǐng)送養(yǎng)”等新問題也出現(xiàn)。如何更快速有效打擊拐賣犯罪,讓正義提速,成為新挑戰(zhàn)。而這,當(dāng)然不能只寄希望于個人之勇,還需要更多社會之勇、國家之勇。(完)
相關(guān)新聞
社會新聞精選:
- 2024年10月26日 20:34:23
- 2024年10月26日 19:11:30
- 2024年10月26日 16:07:04
- 2024年10月26日 11:55:56
- 2024年10月26日 11:43:43
- 2024年10月26日 11:17:34
- 2024年10月26日 09:50:12
- 2024年10月25日 20:15:09
- 2024年10月25日 15:55:15
- 2024年10月25日 14: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