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進博會)“豆腐發源地”安徽淮南在進博會“圈粉”
中新網上海11月9日電 (記者 張強)9日,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繼續在上海舉行。本屆進博會特別設立了虹橋國際城市“會客廳”展示區,連同中華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步行街、中國旅游四大展示專區一起,全面展現中國各地人文經貿、城市特色、風土人情。
位于中華老字號展示區的“安徽淮南”館展覽面積99平方米。該展館以徽派建筑風格為設計元素,展現了徽派建筑及安徽地域特色。
湯鮮肉嫩味足的淮南牛肉湯、口感細膩綿滑的八公山豆腐、金絲酥脆可口的壽縣大救駕、別具一格的淮南烙畫……“安徽淮南”館穿插展示了十多個代表淮南特色的老字號品牌和非遺項目,讓來自境內外的觀眾近距離感受淮南文化的獨特魅力。
淮南八公山是豆腐的誕生地和豆腐文化的發祥地。記者來到淮南館時,安徽八公山豆制品有限公司銷售經理羅金濤在展臺前忙著招呼觀眾。這是該公司第三次參加進博會,現場展示了豆腐、千張、豆干等20多種豆制品。
“今年來我們展臺參觀的人比較多,特別是外國賓客,有的外商在品嘗之后直接購買了我們的產品。通過進博會平臺,展示了企業形象,打響了企業品牌。”羅金濤笑著說,“今年進博會上,我們已經和一個泰國客商簽訂了合作協議,另外還有三個意向訂單達在洽談,這超出我們的預期。”
紫金硯是中國歷史名硯之一,發端于東晉時期,興盛于唐宋。紫金石具有紫、黃、綠、青、黑、紅等六種色彩。紫金硯制作技藝是淮南市壽縣的傳統手工技藝,一直延續至今,有采石、制硯、打磨、封蠟等20余道工序,雕刻方法分浮雕、透雕和線刻三種。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紫金硯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邱金保說,這次他帶了20多款不同樣式的紫金硯。已售7方,還有6個意向訂單需要后面具體對接,帶的宣傳冊也被觀眾全部帶走了。“每年政府統一組織,讓我們能夠在進博會這一國際性的大舞臺上展示,淮南傳統文化被更多的人知曉了。”
借勢進博會,擴大外商“朋友圈”。淮南已連續參加六屆進博會,今年更是組織了黨政代表團、企業采購團、非遺交流團共300余人參會。本屆進博會,圍繞高端制造設備、新能源、醫療器械、合成生物、化工產品、農產品、日用消費品等領域,淮南市達成意向采購額547萬美元。
同時,淮南市6日在上海舉辦海客圓桌會·淮南專場活動,同十余家外資企業負責人及外國商協會代表共敘友誼、共商合作,搭建起開放合作新平臺。(完)

- 專題: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2日 20:47:56
- 2025年04月12日 20:41:50
- 2025年04月12日 19:38:18
- 2025年04月12日 18:23:27
- 2025年04月12日 16: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