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玉成代表:守護綠水青山 “呼喚”萬千青年

中新網湖州3月1日電 題:汪玉成代表:守護綠水青山“呼喚”萬千青年
作者 邵燕飛 黃彥君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早春,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村(以下簡稱:余村)綠意初顯。
村景民居相映成趣,創意業態錯落分布,鄉村旅游團絡繹不絕……20年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下簡稱“兩山”理念)在浙江誕生并不斷拓展、深化,上述場景在該省俯拾皆是。
“曾經余村以炸山采礦為主要產業,經濟發展同時生態環境遭破壞。21世紀初,在‘兩山’理念指引下,我們轉型發展綠色經濟,從‘賣石頭’變為‘賣風景’……”
鄉間小路上,全國人大代表,余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汪玉成帶著兩位外國游客“打卡”村內國潮咖啡、青年圖書館,不時與村民交談。
這位“明星”村書記個頭不高、笑容真誠,總是步履匆匆,工作有條不紊。這兩年,與全球各地青年打交道,是他的生活常態。
到余村任職前,汪玉成在安吉縣多個鄉鎮工作過,2019年起回鄉擔任余村黨支部書記。彼時,余村已有一條完整旅游產業鏈,汪玉成面臨突破“天花板”新使命。為拓寬鄉村發展空間,他和該村村委干部開始探索為余村注入自主生長“源動力”。
吸引青年人入鄉,成為余村轉型新目標。
2022年,汪玉成帶領余村率先向青年廣發“英雄帖”,啟動“全球合伙人”計劃引進人才和資本。2023年全國兩會“代表通道”上,首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汪玉成面對鏡頭講述家鄉蝶變,著重強調余村招引青年人入鄉的決心。
如今的余村不僅吸引越來越多外國游客前來打卡,還有一批批合伙人入鄉。截至目前,余村已落地合伙人和新經濟項目60余個,招引青年人才1200多名。數字游民公社、觀星、露營……新空間落成、新業態入駐,余村生活方式愈發年輕態。
“現在,村里老年人喝上了咖啡,村民、民宿店主、村委干部等自發加入青年朋友發起的‘英語角’。”汪玉成說,“兩入股三收益”模式下,村民還能拿租金、掙薪金、分股金,2024年該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2205萬元(人民幣,下同),村民人均收入達到7.4萬元。
工作中,汪玉成想方設法了解青年人入鄉發展“痛點”。其身影常出現在“余村夜話”沙龍、創業青年分享會上,與青年人圍坐而談。

“村里飲食、交通等生活配套能否完善?”“可以擴大鄉村‘朋友圈’,促進青年創業者抱團取暖。”為方便青年扎根鄉村,余村將閑置土地改造為創業生活空間,大自然工位、圖書館、食堂、共享電動車等設施一應俱全,資源配套不斷迭代。
始于余村的“青年力”正向外擴大。2023年安吉縣提出“大余村”概念,以余村為核心串聯周邊24個行政村組團發展。“青年人改變了我的思維方式,帶動鄉村發展思路拓寬。”在汪玉成眼中,日益變“大”的余村里,青年、村莊、村民形成了互利共生發展模式。
如何發展特色產業,是中國鄉村面臨的共同課題,其密碼正是源源不斷匯入的青年人。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走訪調研后汪玉成發現,余村在青年人入鄉上已取得相應成果,但放眼全國,部分鄉村仍面臨招引青年人的實際困難。
“今年全國兩會,我將持續關注青年人入鄉相關政策支持,希望有關部門能為這一工作提供更多鼓勵政策與要素保障,讓更多青年人來到鄉村,帶動鄉村實現共同富裕。”汪玉成說。(完)

- 專題:2025全國兩會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6日 05:15:05
- 2025年04月15日 14:20:37
- 2025年04月15日 14:20:27
- 2025年04月15日 13:44:58
- 2025年04月15日 11: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