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潤梅代表:守護好城市“地下脈搏”

中新網太原3月1日電 題:王潤梅代表:守護好城市“地下脈搏”
中新網記者 楊靜
晨光熹微,山西省太原市金剛堰路的井蓋旁,一個身著熒光綠工裝的身影正俯身作業。鎬頭破開板結的淤泥,鐵鍬精準鏟出碎石,王潤梅動作干凈利落。
今年是王潤梅守護城市“地下脈搏”的第32個年頭。如今,她擔任太原市市政公共設施建設管理中心道路排水保障二所副所長、水道三組組長。從下水道清掏工到全國人大代表,變的是身份標簽,不變的是她的初心。

2025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王潤梅的筆記本上已密密麻麻寫滿調研心得。過去一年,她帶著“如何讓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的思考,走訪多個老舊社區,與社區居民面對面交流。
王潤梅的目光始終聚焦在地下管網等民生細微處。“這些看不見的工程,恰恰是城市安全的生命線。”
城市雨污分流是王潤梅一直牽掛的心頭大事。自2014年首次提出關于雨污分流的建議以來,她從未停止過對這項工作的關注與推進。經過反復調研與打磨,2024年全國兩會上,她再次提出了《關于推動雨污分流源頭改造》的建議。
令王潤梅欣慰的是,這一建議很快得到了國家相關部門的積極答復,并推動了山西省《城鎮雨污分流源頭治理及錯接混接改造專項行動方案》的出臺。山西省計劃于2026年底前完成排水系統源頭雨污合流管道、排水系統錯接混接管道治理和改造工作。
“如今,許多老舊小區和居民院落已經實行了雨污分流,居民排水更加暢通,汛期積水現象也明顯減少。”王潤梅在日常工作中也發現,各雨水泵站和雨水管道內部的污水量也大幅減少,有利于降低城市內澇風險。
在王潤梅看來,城市雨污分流工作雖然取得一定成績,但治理仍不能停,要防止“舊病復發”。今年全國兩會上,她將繼續關注城市“地下脈搏”:希望保持雨污分流改造相關支持政策延續性,推動地市雨污分流工作穩步前行,實現雨水入河、污水進廠。
除關注雨污分流工作外,王潤梅還察覺到了數字化、智能化在未來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重要方向。在走訪調研中,她發現一線工作使用的設備工具急需迭代升級。一些地方已經開始運用機器人為城市管網清淤,這讓她看到了未來的發展趨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年擬提交的建議中,就有一件與更新設施設備有關。”王潤梅希望新技術能夠更快應用到一線,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灌縫縫、補坑坑、修蓋蓋’,這就是我的工作,我愿意沉下心,俯下身,讓城市變得更好。”王潤梅說,將繼續為民眾發聲,把基層聲音帶到全國兩會上,為城市繁榮發展貢獻力量。(完)

- 專題:2025全國兩會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6日 05:15:05
- 2025年04月15日 14:20:37
- 2025年04月15日 14:20:27
- 2025年04月15日 13:44:58
- 2025年04月15日 11: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