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弘代表:“平底鞋”走社區 希望讓“煙火氣”點燃消費

中新網上海3月2日電 (記者 陳靜)“提振經濟、拉動消費”是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古北榮華第四居民區黨總支書記盛弘近期調研的方向。
在盛弘看來,提振消費的落腳點在于激活“煙火氣”。她近日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說,去年,在走訪轄區人才公寓的商業配套時,準備選址在這里開新店的一對夫妻給她帶來啟發。盛弘說,這對夫妻是古北居民,前些年在黃金城道步行街開了一家咖啡店,頗有特色。問及為何想再開一家店?夫妻倆的回答是:“因為這里有‘煙火氣’啊!”

說到“煙火氣”,盛弘認為,首先要有人氣,其次要有氛圍感,還要能沉浸式地為消費者提供情緒價值。現在的消費,其實更多在于調動人的“五感”,比如,喝咖啡時看到的景象、聽到的背景音樂、咖啡杯上的文化元素等,消費者花錢能夠獲得更多的價值。二次元、網紅IP都是值得關注的。“打造活力街區、提振消費,應該多多關注社區街角,以‘煙火氣’激活消費。”她認為,打造百花齊放的創新業態,應多培育沉浸式、生活化、體驗新穎的消費新場景,出臺更多有利政策。
在調研中,盛弘發現,老百姓更希望在家門口就能方便地消費,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吃飯問題、可供選擇的上門養老服務、老人陪診服務等。長者食堂、社區食堂的可持續發展不僅需要政府努力,也需要激活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如何能夠更好地撬動社會力量參與也值得思考。
剛步入社會時,盛弘是一位國際物流企業的白領。“那時候,我還兼任了樓宇黨支部書記。”這位“80后”全國人大代表說,這為自己后來從事基層工作奠定了基礎。從2010年起,脫下“高跟鞋”換上“平底鞋”,盛弘來到虹橋街道工作,直到今天。
她清晰地記得,曾在另一個以老舊公房為主的傳統居民區工作了21個月零2天。“回頭看看,那段時間,我努力學習和實踐如何與社區居民打交道、如何走家串戶、如何與居民‘搭上話’交上朋友。”盛弘說,這為她后來到國際社區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上海古北國際社區是中國最早的一批涉外居民區。說起十多年的社區工作,盛弘感慨:“社區是寶藏,跟各行各業的人接觸,我和伙伴們經常說,要拜居民為師。”2013年春到古北工作后,盛弘和工作人員一起搭建了“古北市民議事廳”,希望工作、生活在轄區的中外居民可共同參與“融情家園”建設。
盛弘坦言,社區工作是與時俱進的——新時代居民需求不同、交流方式不斷改變,有很多新型的鄰里關系出現。比如:居民和商戶就是一種新型的鄰里關系。現在街區成立了黨支部,也有共治委員會這樣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治理載體和平臺。“作為基層社區工作者,我們積極動員各方力量,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在盛弘的辦公室有個小茶幾,上面堆著兩摞厚厚的書籍和雜志。這是她每天要學習的“功課”。她表示,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需要充實多領域的知識,也希望能夠聯動好市、區各級人大代表,集思廣益,為民發聲。(完)

- 專題:2025全國兩會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0日 14:31:17
- 2025年04月10日 12:11:04
- 2025年04月10日 11:22:53
- 2025年04月10日 11:06:06
- 2025年04月10日 10:4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