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北海開辟新興產業賽道 向海經濟煥新啟程
中新網南寧3月2日電 (翟李強 馮抒敏)全國人大代表、廣西北海市市長李莉近日接受中新網專訪時表示,北海市大力發展向海經濟,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產業,構建現代化向海產業集群,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向海工業集聚新動能
北海既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始發港,也是全國首批對外開放沿海城市,如今正乘風破浪,邁步融入“一帶一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加快打造向海經濟、發展臨港產業,形成“6+2”向海工業體系,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勁支撐。
“近三年,北海工業投資年均增長12.4%,實現高基數基礎上的較快增長。”李莉介紹,北海充分依托“港”的資源、發揮“海”的潛力,持之以恒做好強產業文章,海工裝備制造、深遠海風電產業鏈加速形成,綠色化工、硅基新材料、能源、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持續壯大,不銹鋼上下游產業協同并進,高端紙業釋放集聚效應,園區成為向海工業集聚發展的主戰場。
2024年,作為中國—東盟產業與投資合作的重要平臺,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北海片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工業投資額均占全市的90%以上,48個投資億元以上項目開工建設,37個投資億元以上項目竣工投產。

新興產業開辟新賽道
“我們前瞻布局低空經濟,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李莉說,去年,北海的低空場景漸次鋪開,聯合飛機無人機生產線建成投產,中國—東盟(北海)低空經濟應用示范基地暨聯合飛機海上無人機研發生產試飛中心在北海落地建設。
今年,北海將加快發展低空經濟,拓展低空+文旅、物流、農林植保、應急救援、醫療送檢等應用場景,建設B類低空飛行服務站、起降場(點)等基礎設施,構建一體化數字底座,為低空管理服務提供支撐。
李莉表示,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北海要全面擁抱人工智能。當前,北海加快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積極謀劃產業發展策略,大力拓展應用場景,著力引進人工智能技術、企業和人才,助力廣西打造面向東盟的人工智能技術策源地。同時,鼓勵龍頭企業實施“智改數轉”,提升產業競爭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雙向奔赴”。

開放合作激發新活力
開放是北海的城市基因。近年來,北海搶抓機遇擴大開放、深化合作,依托沿邊臨港產業園區、廣西自貿區北海協同發展區、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等開放平臺,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堅定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利用印尼、菲律賓等國的紅土鎳礦資源,建設擁有國際領先核心技術的儲能電池材料鎳鈷原材料加工項目;進口幾內亞、澳大利亞等國鋁土礦,建設廣投集團、東方希望兩個投資百億的鋁基材料產業園;利用智利、秘魯等國資源,引進臥龍集團銅精礦“保稅混礦”項目,獲得國家批準試點,解決下游企業原材料保供問題。
去年,全球最大覆銅面板生產企業香港建滔落戶北海并實現快速開工,推動綠色化工與高端紙業、鋁基材料、電子信息等產業深度耦合發展,加快形成帶動性和競爭力強勁的臨港產業集群。
李莉表示,今年,北海將全力推進合(浦)湛(江)高鐵、鐵山港20萬噸級航道項目實施,加快建設中谷多式聯運基地,推動一批泊位開工建設,力爭北海港邁入億噸大港。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建設好中國—柬埔寨產業園(北海園區),拓展綜合保稅區功能,探索發展服務貿易、綠色貿易、數字貿易,爭取列入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5日 14:20:37
- 2025年04月15日 14:20:27
- 2025年04月15日 13:44:58
- 2025年04月15日 11:25:34
- 2025年04月15日 10: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