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以“山水畫卷”繪世界旅游新名片

中新網北京3月10日電 (記者 魯毅)湖南“南大門”郴州坐擁南方罕有的高山草場、丹霞奇觀、原始森林與溫泉資源,憑其獨特的“山水畫卷”深受海內外游客喜愛。當地如何探索生態保護與文旅發展的雙贏?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郴州市市長闞保勇用“保護性開發、特色性開發、協同性開發”三個關鍵詞,分享了郴州的實踐。

仰天湖大草原的蝶變重生,是郴州生態修復的典范。這片南方最大的高山草場曾因過度放牧等原因導致草原覆蓋率一度跌至64%。2019年起,郴州采取禁牧禁游、植被恢復等措施,如今草原覆蓋率已達95%。
“生態本底是文旅的生命線,先修復再開發,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闞保勇介紹,生態修復后,當地引入戰略投資者打造4A級景區,2024年,仰天湖大草原接待游客76.3萬人次,實現收入8661萬元。
郴州還將生態資源與地域特色深度融合,打造差異化業態。資興市以東江湖為核心,發展科普旅游與濱水度假,郴州水世界獲評“2024年文旅融合創新場館十佳案例”;汝城縣以溫泉資源催生“暖經濟”;桂東縣依托高海拔、高森林覆蓋率、高負氧離子環境打造“中國氧都”品牌......
“綠水青山的‘高顏值’轉化為金山銀山的‘高價值’,關鍵在于找準生態優勢與市場需求的結合點。”闞保勇說,郴州已精心打造“天下莽山、溫泉之都、碧水丹霞、紅色經典、東方水城、避暑康養、歷史文脈、夜空閃亮”等八張文旅名片。
高椅嶺的轉型印證了生態治理與文旅開發的協同效應。這片曾是廢料爐渣消納場的丹霞地貌,通過源頭治理與生態修復,蛻變為國家4A級景區,入選“大灣區游客最喜歡的湖南20景區”。“對受損生態資源,既要修復‘傷疤’,也要挖掘價值,讓治理成果反哺發展。”闞保勇說。
2024年,郴州文旅產業交出亮眼成績單: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7653.5萬人次,旅游總消費突破801.9億元,文旅產業總產值達1100億元;獲國家級文旅品牌2個、省級82個,國家A級及以上景區達63家;獲評“最具魅力旅游目的地”,上榜全國最熱門50個“寶藏小城”。

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是郴州發展“四大定位”的重要目標之一。2025年是湖南入境旅游發展年,郴州把握機遇將客源地瞄準國際市場。
郴州已打出組合拳:與長沙、張家界等共建省內城市旅游聯盟;在韓國、東南亞投放文旅廣告;借力國際礦物寶石博覽會、“林丹杯”羽毛球公開賽、郴州國際馬拉松賽等IP擴大影響力;針對韓國這一主力客群,郴州制作韓語版《我是郴州》宣傳片,設立韓國客源市場拓展辦公室……全年帶動入境團隊游客突破1萬人次。
為迎接國際游客,郴州持續提升國際化服務水平。北湖機場加快申報國際臨時口岸,238臺外卡POS機覆蓋重點文旅場所,157個銀行網點支持外幣兌換,多語種標識與服務人員培訓同步推進。“要讓‘老外’在郴州消費‘不見外’。”闞保勇介紹,2025年郴州力爭入境游客突破10萬人次。
從生態修復全面發力到網紅旅游景點串珠成鏈,郴州以“兩山”理念為筆,繪就了一幅“山水與人文共美、保護與發展共贏”的壯麗畫卷。闞保勇說:“我們將繼續以全球視野打磨‘山水畫卷’品牌,讓郴州成為世界讀懂中國生態文明、體驗東方詩意生活的窗口。”(完)

- 專題:2025全國兩會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2日 20:47:56
- 2025年04月12日 20:41:50
- 2025年04月12日 19:38:18
- 2025年04月12日 18:23:27
- 2025年04月12日 16: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