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講述人工智能如何賦能公務政務
中新網烏魯木齊3月10日電 (王小軍 黃柏菊)在近日新疆科協主辦的“眼界”講堂上,北京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教授馬宏賓以《從DeepSeek看人工智能:AI賦能公務政務》為題,講解了人工智能技術如何賦能政務公務,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

馬宏賓長期致力于機器人、無人車、無人機等智能自主系統的研究。此次講堂中,他從DeepSeek人工智能平臺切入,深入探討了AI技術在公務政務領域的應用前景與挑戰,并從AI賦能政務、數字化人才培養、機遇與挑戰三個方面給出見解。
AI賦能政務:從技術工具到生態重構
馬宏賓通過豐富的實際案例,展示了DeepSeek在政務服務、基礎教育、醫療服務、風控評估等多個領域的深度應用,特別是在文本分析、文本潤色、公文寫作等方面的強大能力。
他提到,從政務云服務平臺到線上政務辦理小程序,這些都是技術賦能公務政務的表現。未來的AI賦能政務需要國家授權,并結合各地政府部門的具體業務需求,為群眾提供精準便捷服務。無論是公文寫作還是數據篩選,AI技術都能高效完成,顯著提升政務工作效率。
數字化人才培養:需要分層規劃與社會協同
馬宏賓鼓勵青年學者和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前沿科技,同時強調,未來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離不開國家和社會對數字化人才梯隊的培養。
“AI人才培養需要分層規劃,離不開社會各界各司其職、協同努力。專家學者推動人工智能普及,激發學生對AI的興趣,同時讓他們認識到AI的局限性。職業院校應注重實踐操作能力培養。企業則需在明確自身定位的基礎上借助國家政策支持,攻克技術難關。”馬宏賓說。
機遇與挑戰:技術進步中的理性思考
馬宏賓強調,AI技術在賦能政務公務、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時,也帶來了傳統職業被取代的風險和數據侵權等問題。他認為,應客觀認識技術的利與弊,積極適應新的變化、新的技術,并要注意信息安全。
馬宏賓說:“AI時代機遇與挑戰并存。它可能取代一些傳統職業,但也會創造新崗位。數據安全問題也可通過本地部署、物理隔離、分類分級授權、數據沉淀與備份等方式解決。保持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是關鍵,技術問題可由專家團隊共同研討。”
馬宏賓強調,在智能時代,人們需要不斷學習與適應,辯證地看待技術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智能時代,變的是技術,只要不忘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學會以變應變,就能讓技術賦能千行百業。”(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6日 05:15:05
- 2025年04月15日 14:20:37
- 2025年04月15日 14:20:27
- 2025年04月15日 13:44:58
- 2025年04月15日 11: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