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目標怎實現?代表委員這樣說

        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目標怎實現?代表委員這樣說

        2025年03月11日 07:42 來源:工人日報
        大字體
        小字體

          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目標如何實現?代表委員建言獻策——

          【兩會視點】抓住產業“新風口”,打開就業新空間

          就業是民生之本。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的就業目標。

          今年我國應屆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222萬人,脫貧人口務工規模保持在3000萬人以上,還有大量農村轉移勞動力需要實現穩定就業。

          在就業總量和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的背景下,如何抓住產業“新風口”,打開就業新空間,保障今年就業目標順利實現?聚焦就業這一民生“頭等大事”,代表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

          新技術催生新崗位

          “這一目標體現了國家穩就業促民生的決心。”談及今年的就業預期目標,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莫榮委員認為,促就業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加強消費激勵,形成經濟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

          “歷史經驗表明,技術革命總會催生新職業集群。”南昌大學元宇宙研究院院長閔衛東代表建議,開發“AI+新型智能制造”“AI+新型電子商務”“AI+新型看護和養老”“AI+遠程醫療”等新業態,孵化新的產業機會和崗位,通過創造增量市場,構建新的就業“蓄水池”。

          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引起就業的深刻變化,一大批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的大規模應用,將為穩定和擴大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人類發明汽車后,很多人力車夫就失業了。但汽車的發明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產業升級帶動就業,釋放出更大的就業空間?!泵衩酥醒氤N?、上海中華職教社副主任丁光宏委員說,新的技術浪潮會對傳統崗位造成沖擊,但也會創造出更多更高質量的就業崗位。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東林代表說,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設計研發、機械加工等方面,都需要大量具有人工智能等知識的高技能人才,特別是“高技能+高學歷”的復合型人才。

          “一大批新崗位、新職業將加快涌現,為求職者提供更多職業新選擇、發展新空間。”在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副校長王勁松代表看來,智能制造、電子信息等產業將成為就業“新風口”。

          讓新舊轉換更順暢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于人”、服務于民生。代表委員認為,職業技能培訓是勞動者提技增收的重要途徑,也是加強技能人才培養、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的關鍵所在。

          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民生主題記者會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王曉萍介紹,將實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從今年開始,連續3年,每年補貼職業技能培訓1000萬人次以上。重點圍繞就業容量大、供需矛盾突出的一些領域,比如先進制造、現代服務、新職業等,增加緊缺技能人才供給,繼續深入實施數字人才培育行動,推動“崗位需求+技能培訓+技能評價+就業服務”四位一體聯動貫通。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統籌好新技術應用和崗位轉換’,我們要為勞動者撐好傘,把就業崗位穩住?!睆V東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蔡治洲委員表示,要推動構建新的就業模式,確保新技術不會對就業市場造成過大沖擊,兜牢穩就業底線。

          今年全國兩會,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代表提出的“打造以人民為中心的AI就業友好型社會”建議引發關注。他提出,要加強新職業的規劃與管理,系統性梳理AI產生的新崗位,強化崗位認證工作;構建“就業監測-預警-響應”全鏈條監測機制,要求大規模部署AI的企業提交替代崗位數量、再就業方案等社會責任報告;采取“政府主導投保+商業機構運作”模式,為最易被AI沖擊的崗位建立專項保障基金。

          近年來,智能制造、綠色能源等行業成為吸納勞動力的重要力量,一些新崗位甚至出現“用工荒”?!皯膭罡啻髮W生和其他群體向新興和升級產業流動?!睆V東技術師范大學副校長許玲委員建議,推動產業政策與就業政策聯動,著力破解供需錯位難題,解決“有人沒活干”和“有活沒人干”的問題。

          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今年2月,教育部發布了758項新修(制)訂的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標準,覆蓋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熱門領域。培養更多“硬核”技術型人才成為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新目標。

          “職業院校應優化課程設置,對接市場需求,增加實踐課程比重,將真實職業場景融入教學內容,確保學生掌握實際操作技能?!弊窳x職業技術學院現代農業系教授邱寧宏代表建議,緊跟行業發展趨勢,增加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現代農業等前沿領域課程,提升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

          “對于那些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求的專業,需要進行大刀闊斧地改造,一些新興行業則需要大力加強?!痹S玲委員建議,推動高等教育專業設置的動態調整,同時加速職業教育與終身技能培訓體系建設,通過政府補貼、企業投資等形式,鼓勵勞動者不斷提升自身技能,以適應快速變化的產業需求。

          “讓畢業生不僅能夠好就業,還要就好業。”華東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梅兵代表表示,高校除了在畢業季采取一系列行動幫助支持畢業生順利就業外,更要端口前移,在學科專業設置、人才培養質量上下更大功夫。(本報北京3月10日電)

          本報記者 田國壘 時斕娜《工人日報》(2025年03月11日 04版)

        【編輯:張燕玲】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色欲_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_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观看_99国严欧美久久久精品l5l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精品视频 | 天天综合网久久网亚洲 | 久久人精品婷婷香蕉 | 亚洲第一高清尤物在线播放 | 一本久久知道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