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非血緣關系造血干細胞捐獻突破1500例
中新網鄭州3月21日電(記者 韓章云)3月21日,3名愛心志愿者在河南鄭州同日捐獻造血干細胞。至此,河南省非血緣關系造血干細胞捐獻突破1500例,達1502例。
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治療白血病等多種惡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因而,造血干細胞又被稱為“生命種子”。適齡、健康的志愿者捐獻造血干細胞能夠為患者帶來重生希望。
當日,來自鄭州的李楊、孫竟航、張躍洲3名愛心志愿者在河南省腫瘤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

李楊是一名公司職員,2024年3月,在公司組織的獻血活動中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僅8個月后,他就接到鄭州市紅十字會的電話,得知自己與一名患者配型成功,他爽快答應捐獻,積極配合捐獻流程。
捐獻當日,李楊特意為患者寫下鼓勵信:“病魔并不可怕,只要你不低頭,就一定能戰勝它,愿你早日康復。”
至此,李楊也成為河南省第1500例非血緣關系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
“入庫時沒想那么多,聽工作人員說有機會救人,就立刻加入,希望能在未來幫助需要的人。”2019年6月,孫竟航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今年1月,孫竟航與一名患者配型成功,并順利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他是河南省第1501例非血緣關系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他表示,“能給別人帶來生的希望,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從2003年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到3月21日順利實現造血干細胞捐獻,張躍洲等待了22年。今年43歲的張躍洲是鄭州市二七區一名基層社區工作人員,得知患者與自己兒子同齡,捐獻當天,張躍洲的兒子特意全程陪同,見證父親履行“生命之約”。張躍洲是河南省第1502例非血緣關系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
據河南省紅十字會數據,河南造血干細胞捐獻工作開始于2003年1月,截至目前,擁有16.92萬人份志愿捐獻者資料,1502位志愿者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位居全國第四位。
20多年的時間里,凝聚河南人愛心的“生命種子”為31個省(市)及港臺地區的患者帶去重生希望。同時也播撒到韓國、美國、荷蘭、阿根廷、阿富汗、新加坡、比利時、以色列等國家,為海外患者送去生命希望。(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23日 16:04:01
- 2025年04月23日 15:47:28
- 2025年04月23日 14:30:41
- 2025年04月23日 11:28:18
- 2025年04月23日 11: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