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受聘南開大學
視頻:諾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受聘南開大學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天津3月25日電 (記者 孫玲玲)記者24日從南開大學獲悉,近日,美國經濟學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今年82歲高齡的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ugene Stiglitz)從陳雨露校長手中接過了南開大學名譽教授的聘書,并做客“中國式現代化大講堂”,在八里臺校區省身樓為南開大學師生帶來一場關于“全球產業政策復興”的學術講座。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曾任美國國際經濟學會主席、世界銀行資深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于2001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為經濟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信息經濟學的創立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所倡導的一些前沿理論,如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已成為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的標準工具。作為全球公共部門經濟學領域最著名的專家,他所著的教材是世界范圍內最流行的教材之一,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陳雨露在致辭中說,斯蒂格利茨教授是當代經濟學領域最著名的學者之一,他以開創性的研究奠定了信息經濟學的發展基石,并在微觀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公共經濟學諸多經濟學領域作出了引領性的貢獻。斯蒂格利茨教授關于“公平全球化”“可持續發展”的洞見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同,深刻影響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共識。
講座中,斯蒂格利茨教授高度評價了中國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成就。他指出,中國在借助自由貿易實現經濟騰飛的同時,還通過有效的政府調控推動了共同富裕,這在全球范圍內是極具啟發性的成功案例。
斯蒂格利茨教授強調,在現代經濟中,“知識往往是在生產過程中通過‘邊生產邊學習’自然生成的”,而知識具有公共品的屬性,因此政府通過產業政策推動行業內部的知識擴散顯得尤為關鍵。他以美國歷史為例,講述美國早期的發展部分得益于農業生產率的提升,而這種提升正是建立在政府支持的農業推廣體系之上的。在談及新的貿易格局時,他認為,應重視“邊干邊學”在新貿易框架中的作用。他呼吁推動區域性和行業性的合作協議,這些協議不僅應涉及貿易,還應涵蓋投資、科研等內容,尤其要重視綠色發展。
本次活動由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研究院、國家創新與金融研究院主辦,經濟學院、金融學院、商學院共同協辦。(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6日 21:10:50
- 2025年04月06日 21:09:18
- 2025年04月06日 21:06:12
- 2025年04月06日 20:51:45
- 2025年04月06日 19:3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