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和沙化面積“雙縮減”見證甘肅民勤治沙史
中新網蘭州3月25日電 (楊娜)“春光明媚三月天,正是植綠好時節,歡迎大家到民勤種棵樹。”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縣長焦三牛25日向外界發出邀約。一場名為“請到民勤種棵樹”的公益活動在火熱進行中,這個在巴丹吉林沙漠與騰格里沙漠“圍獵”中,曾被預言“十年內消失”的縣城,2025年春季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志愿者前來揮鍬培土。

在這個春天,志愿者、高校學子、文旅達人與當地居民共同攜手,以千萬株梭梭苗在巴丹吉林沙漠與騰格里沙漠交匯帶構筑綠色長城。民勤現如今擁有230萬畝人工造林織就鎖邊林帶,408公里風沙線被300公里防護林截斷,森林覆蓋率從20世紀50年代的3%提升至18.28%。
甘肅省“改革進行時 縣區在落實”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武威專場發布會25日在蘭州舉行。武威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華偉說,該市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縣域經濟發展全過程、各方面,大力弘揚八步沙六老漢“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新時代愚公精神,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著力加強全域生態文明建設。建立祁連山生態保護長效機制,治理成果持續鞏固。
“十四五”以來,武威完成治沙造林192.8萬畝、封育103.2萬畝。該市古浪縣239萬畝沙化土地整體完成治理,率先打贏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中的首個縣域殲滅戰。民勤縣在漫長的風沙線上筑起了300多公里的“綠色長城”,探索實踐出“人人上、代代傳、步步走、苦苦干”的防沙治沙新模式,創造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生態奇跡。

焦三牛介紹說,民勤縣在推進荒漠化綜合防治、筑牢生態屏障進程中,全縣荒漠化土地面積占比由90.34%下降到88.18%,沙化土地面積占比由75.81%下降到75.57%,實現了荒漠化和沙化面積“雙縮減”。今年該縣將依托“三北”工程六期項目,完成人工造林13.35萬畝、工程固沙12.6萬畝、退化林修復9.6萬畝以上。
處在阻擊兩大沙漠合攏的最前沿,青土湖區域是民勤最大的風沙口。今年當地將綜合運用生態補水、工程治沙、產業治沙、科技治沙、公益治沙等措施,實施固沙造林4萬畝以上,修復退化林9萬畝以上,在兩年內形成面積120萬畝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示范區,打造“三北”六期標志性樣板工程。
同時,民勤實施綠洲鎖邊林帶工程。全面補齊“斷帶”“缺口”,在民勤綠洲邊緣構筑起一條長約380公里,寬1—20公里不等,由內向外、梯次分明、喬灌草結合的“綠色防線”,5月將歷史性實現閉環圍合。

民勤還開展“綠滿隴原”行動,以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點、主干道路、高標準農田等區域為重點,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完成植樹造林130萬株以上,建設農田防護林帶360公里以上,加快構建綠洲內部主干防護骨架。
民勤對生態用水指標實行單列管理,只增不減、逐年增加,由林草部門統一調配使用,保障生態用水需求,確保造一片成一片。謀劃爭取實施西大河疏浚等工程,進一步增強民勤西線生態用水保障能力,鞏固生態治理成效。(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2日 20:47:56
- 2025年04月12日 20:41:50
- 2025年04月12日 19:38:18
- 2025年04月12日 18:23:27
- 2025年04月12日 16: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