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行·看振興)黟縣洪星鄉:小筍干撬動大產業 走出鄉村振興“共富路”
中新網黃山4月9日電(向雨娜 張珌璇)“一夜四山雷雨起,滿林無數長龍孫”。4月9日,在安徽省黃山市黟縣洪星鄉長春村,一座筍干加工廠每天要處理3萬多斤鮮筍,通過“村企聯動”模式,不僅盤活了周邊6個村的筍資源,更帶動村民人均年增收超萬元。

自然饋贈造就產業根基
“我們這的筍子能破雪而出,品質自然不同?!鄙街饧彝マr場負責人趙振瑜捧起剛采收的雷筍介紹。洪星鄉地處北緯30°黃金帶,年均降水量1800毫米,酸性黃壤腐殖質層厚達20厘米,孕育出“雷竹早發、毛竹豐產”的物候奇觀。
獨特的自然條件催生出特色產業。當地竹筍分為黃山貢筍、小筍、筍衣等品類,其中貢筍市場價達55元/斤。今年雖逢長春村竹林“小年”,但通過跨村調配鮮筍,加工廠仍保持日均3萬斤的吞吐量?!?3斤鮮筍出1斤干筍,一個月周期能創造385萬元(人民幣,下同)產值?!焙樾青l副鄉長俞翔算了一筆經濟賬。

“積分制”激活鄉村活力
在加工車間里,村民們正麻利地分揀筍衣?!皠円唤锕S衣能掙8塊錢,還能攢文明積分?!贝迕袼f的“積分制”,是洪星鄉創新的人才管理政策——村民參與生產可獲得積分,既兌換就業機會,也作為“文明家庭”評選依據。
“我們讓山林變車間、農戶變員工?!编l宣傳委員鄭芝燕介紹,目前農場吸納了周邊42名留守老人就業,人均月增收2000余元。通過“技藝變技能”的轉化,昔日的采筍能手如今成了標準化生產的“產業工人”。
產業鏈托起共富夢想
為確保農戶收益,洪星鄉構建了“統購包銷”體系。由村集體收購散戶鮮筍,加工廠以保底價收購,再通過政府對接的渠道銷往長三角地區。“去年我們消化了全鄉70%的鮮筍,沒有出現一例滯銷?!壁w振瑜說。
每天清晨,滿載筍干的貨車駛向江浙滬市場。這條從竹林延伸到餐桌的產業鏈,正讓綠水青山持續釋放生態紅利。集體經營、銷售保障了經濟效益,也讓筍農放心、安心。
竹影婆娑處,深藏大山的“翡翠尖”化作鄉村振興的“金鑰匙”,走出了一條生態價值轉化的共富之路。(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02日 05:02:18
- 2025年05月01日 17:06:17
- 2025年05月01日 17:00:59
- 2025年05月01日 16:24:30
- 2025年05月01日 15: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