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行·看振興)廣西僑鄉容縣:“智”繪鄉村振興新圖景
中新網玉林4月16日電 題:廣西僑鄉容縣:“智”繪鄉村振興新圖景
作者 張桐千 覃云東 黃艷梅
春回大地,農事正忙。在廣西玉林市容縣廣袤的田野上,植保無人機、智能催芽車間、高速插秧機等科技裝備輪番登場,勾勒出一幅科技與農時深度融合的春耕圖景。
容縣是廣西最大的僑鄉。近年來,容縣以科技創新為抓手,推動傳統農業向智慧化轉型,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荔枝林中的“空中衛士”
在容縣容西鎮祖立村的荔枝園內,無人機操作員設定好航線參數后,載著20升水肥混合液的無人機騰空而起,沿著樹冠層均勻噴灑,為正值花期的荔枝樹披上“保濕衣”。

“一臺無人機每天作業面積可達100畝,是人工的30倍,還能精準控制施水比例。”植保無人機技術員黃斌介紹,當前荔枝處于花穗發育關鍵期,無人機補水既能緩解春旱對花芽的影響,又可通過添加氨基酸水溶肥增強樹勢,為后續坐果積蓄能量。
果農龐少章的100余畝果園剛完成無人機補水作業。“以前這個時節要雇5名至6名工人,現在一臺無人機就搞定,而且無人機能及時給花穗補水,成花率比去年高了20%。”龐少章說。
據了解,容縣今年開花荔枝樹面積約為4萬畝,成花率超95%,預計今年產量比往年或有所增加,荔枝將迎好收成。
育秧車間里的“數字密碼”
走進容縣容小美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的智能催芽車間,一排排整齊的金屬架承載著數以萬計的稻種,溫濕度傳感器實時監測著環境參數,LED顯示屏跳動著精準的數據。

“這套智能系統能實時監測水溫、水情,我們根據這些數據及時調整設備,讓種子始終處于最適宜的環境中,促進種子出芽齊、芽勢好。”前述企業技術人員陳烈鋒介紹,通過智能化環境調控,不僅出芽率提升至98%以上,更實現了早稻出芽時間統一,為全縣后續機械化插秧奠定基礎。
據了解,目前該車間已服務容縣10余個鄉鎮,今年早造計劃育秧1萬余畝,比去年增加30%。
種植大戶李偉強看著整齊吐綠的秧苗感慨:“往年自己催芽損耗近20%,現在交給智能車間,每畝不僅節省不少種子成本,還能提前數天移栽搶農時。”
田野披上“科技綠裝”
在容縣十里鎮黎讀村連片水田里,數臺高速插秧機正開足馬力作業。隨著機器的前進,一排排秧苗整齊地插入泥土中,不一會兒,原本光禿禿的水田披上了“綠裝”。
“以前插秧全靠人工,彎腰弓背一整天,現在有了插秧機,省時省力又高效,今年流轉的150多畝水田,幾天就插完了。”站在田埂上,看著自家田里“奔跑”的插秧機,種植大戶彭培榮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為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近年來,容縣高度重視農業機械化發展,積極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大力推廣機械化插秧技術,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為春耕生產保駕護航。
據容縣農業技術推廣站推廣研究員楊樹東介紹,當前容縣擁有各類插秧機140余臺,全縣年機械化插秧能力達20萬余畝。機械化插秧技術的推廣應用,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解放了農村勞動力,通過推廣“智能催芽+工廠化育秧+機械化移栽”的全程機械化模式,每畝將節約人工成本100多元人民幣。(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02日 05:02:18
- 2025年05月01日 17:06:17
- 2025年05月01日 17:00:59
- 2025年05月01日 16:24:30
- 2025年05月01日 15: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