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華夏經緯供中新網專稿
中新網北京5月10日專稿:要害是分裂 “臺灣正名”謬論多
作者:劉紅
由李登輝擔任“總召集人”、“臺灣正名運動聯盟”組織的“臺灣正名萬人大游行”計劃明天登場。此次游行只能是各類“臺獨”分子的又一次囂張且拙劣的表演而已。本文介紹所謂“正名”運動的演化過程,并對此現象的實質作出剖析。
一、熱賣“正名”有幾年
無論是“漸進式臺獨”,還是“瘋狂式臺獨”均興趣極濃、樂此不疲的所謂“臺灣正名”運動,出現在李登輝的第二任期開始后不久。
1997年8月16日,“臺獨基本教義派”長老教會“牧師”高俊明、“獨盟”主席黃昭堂、“臺灣共和國加入聯合國運動召集人”許慶雄和“立委”葉菊蘭等7人,出面糾集若干“臺獨”組織,在臺大校友會館發起所謂“臺灣共和國運動”,聲稱將以“推動‘臺灣正名’、廢除‘中華民國國號’、逐步推動‘臺灣共和國’的建立”。自此,“臺灣正名”開始出籠。以后在氣氛合適的時候,總有一些“臺獨”組織出來捧場。
1999年3月31日,經李登輝授意和批準,“內政部長”黃主文宣布,以前冠“中華民國”、“中國”或“中華”為名稱的民間社團,可冠以“臺灣”名稱。媒體指出,民間社團可以“臺灣”為名,是當局為“臺灣正名”的實際行動,開始納入體制內軌道。
民進黨“執政”后,成為“臺獨”勢力的代言人,“臺灣正名”活動也加大力度,進行了大量“去中國化”的活動,并在2001年12月中旬,推出在“護照”上加注英文“臺灣”的兩個不同版本。今年3月18日,“臺獨”組織“世界臺灣人大會”舉行以“臺灣正名、國家制憲”為主題的集會,陳水扁在會上宣稱,“除了拼經濟、‘外交’、‘安全’、‘憲改’,還要拼‘臺灣正名、國家制憲’”。此次會議以后,“臺灣正名”在島內越炒越熱,李登輝也趕在游行前煽動“臺灣不應由外來政權統治”。
從中可以看出,“臺灣正名”和其它“臺獨”的理論、口號、主張一樣,完全是“臺獨”勢力不斷鼓噪、推動,并得到執政當局支持后,從體制外走向體制內,由民間活動變為執政黨的主張之一,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二、“臺灣正名”謬論多
“臺灣正名”表面上是“名稱變換”問題,但說穿了,就是就是“臺灣獨立”,就是分裂祖國。
對于這一點,“臺獨”分子直言不諱。圍繞“臺灣正名”,“臺獨”分子有過許多“夢想和設想”。一是不想做中國人。“臺獨”分子宣揚稱,“臺灣是臺灣,中國是中國,千萬不要再自稱‘我們中國人’”。二是寄望于能夠加速分裂祖國的活動。許世楷聲稱,“臺灣正名”是要“用臺灣的名義加入聯合國,讓臺灣問題國際化”;“世臺人會”更是提出通過“臺灣正名”推動“國家制憲”,通過“國家制憲”完成“臺灣正名”,實現“臺獨建國”。三是稱要改變臺灣被“叫錯了名現象”,是“強要戴上不能代表中國的‘中華民國’假面具”。四是稱“臺灣正名”是“應盡的義務和權利”,要“再三提醒大家,何不在國際上昂首驕傲地就以‘TAIWAN’自稱?”五是增加“臺獨發聲”,加大“臺獨”聲勢,“努力提高臺灣的能見度及國際形象”。從各類“正名論”中,可以看出為擴大“臺灣正名”的影響,島內外“臺獨”分子確實做了不少文章,更可以看出他們的險惡用心。
“臺灣正名”運動的要害,是把分裂祖國這一政治目的利用“名稱之爭”的方式提出來,是把離間兩岸關系、煽動對祖國大陸的敵意、激化島內省籍矛盾的政治動作沉藏于“名稱之爭”之中,政治目的性明確,形式上卻極有煽動性。
但“臺灣正名”本身的目標和帶來的危害,使得“正名運動”的命運與其它各類“臺獨”主張一樣,等著他們的是熱鬧開場,失敗結束。
1、如此“正名”不需要
圍繞“臺灣正名”,說詞、托詞、辯詞眾多,其實關鍵只有一句話,那就是要在中國寶島臺灣掛上“臺灣共和國”的招牌。也就是“臺獨”分子要“正”的“名”,并非僅是稱呼的名稱、辨別的標志,而是屬于主權和領土的歸屬范疇,這樣的“名”不需要“正”,更不可能“正”。任何“臺獨”分子的“單相思”,根本無法改變“臺灣屬于中國”這一事實。親不親,民族分;愛不愛,同胞情!芭_獨”分子根本就沒把自己當成中國人,“臺灣正名”當然也就不會有為兩岸中國人所接受的內涵。
2、“正名”又是“臺獨狂”
“臺灣正名”的頻繁化,是“臺獨焦慮癥”的反應。在李登輝的以“兩國論”為核心的分裂路線越來越公開化后,尤其是“臺獨”勢力執政后,面對執政當局極力掩飾“臺獨”的行為,“頑固臺獨”勢力唯恐“臺獨”被人遺忘,因此高舉“急獨”旗幟和充當“急獨”打手,這樣既可以讓“急獨”不斷發聲,又能因為他們的“急獨”言行而減輕反對“臺獨”的主流民意對“漸進式臺獨”的壓力,掩護“淡化、偽裝臺獨”輕裝前進?傊,“漸進式臺獨”是要利用“中華民國”旗號干“臺獨”的事,“臺灣正名”則因為用表面掩蓋實質,用“名稱之爭”隱藏政治圖謀,因此“臺灣正名”成為“兩類臺獨”都能接受的“新中間路線”,說明“臺獨”勢力正在加緊實施“戰略等待、戰術推進”方案,為“臺獨”“添磚加瓦”。
3、“正名”要害是分裂
分析關于“臺灣正名”的理論和主張,既沒有說服力,也沒有可行性。只是誰不愿意當中國人,中國人也當然不會把他當中國人;“用臺灣的名義加入聯合國”,只能永遠成為“臺獨”的夢想;如果“臺灣正名”成了每位臺灣住民“應盡的義務和權利”,那真成了臺灣的災難;至于通過“國家制憲”完成“臺灣正名”,更是對中華民族的公開、嚴重挑釁。“臺灣正名”運動的謬論很多,其中主要是拋棄現用的“中華民國國號”!芭_灣正名”運動為何仇視“中華民國”,是因為在今天島內嚴峻的統獨紛爭下,“中華民國國號”成為反對“臺獨”的主要武器之一,是因為“中華民國”一詞還帶有海峽兩岸之爭是“中國內戰延續問題”的含義。只是“臺灣正名”運動反對“中華民國國號”也只是表象,實質是拒絕一個中國原則,要的是“臺灣共和國國號”,這只能成為“臺獨”的夢想,但卻會把臺灣同胞帶進災難。
古人云:“必也正名乎”。臺灣需要“正名”,需要在一個中國基礎上通過兩岸政治談判解決臺灣當局的“政治定位”問題,絕對不是“臺獨”的“臺灣正名”;古人又云:“名不正,則言不順”,如何“言順”,“言美則響美,言惡則響惡”,“臺灣正名”既無可行性,又要給臺灣同胞帶來災難,如此“言順”要不得。至于“萬人游行鬧正名”,這種于己于人、于島內社會于兩岸關系都無益的活動還是少搞一點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