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華夏經緯供中國新聞網專稿
中新網北京7月4日專稿:臺灣當局逆流行事 密織“防護網”防“三通”
作者 子木
在臺灣當局放話可以通過委托民間來從事和協助“三通”談判之后,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三通”沒通,防范“三通”的警察卻充當“先行”。6月17日,臺灣當局竟出動7萬警力,對與祖國大陸有經濟交往的臺灣企業布置下監控的“天羅地網”。積極推動“三通”的臺塑集團總裁王永慶、統一集團總裁高清愿,被“警政署”鎖定為首要監控目標,臺灣《中國時報》也因揭露“國安秘案”而受到搜查,臺灣當局還將對公務人員進行“忠誠”審查。
主張“三通”反被監控
6月17日臺灣驚曝新聞,臺灣“警政署”發動全臺灣的警察機關對臺灣500家大企業進行情報收集、布建工作。調查范圍包括臺商是否支持“三通”;支持、反對的意向為何;在中國大陸投資情形;在臺灣本業的狀況如何;有無遭中資介入;臺商在中國大陸的投資是否影響“國家”安全。而更有甚者,臺“警政署”將積極推動“三通”的臺塑集團總裁王永慶、統一集團總裁高清愿鎖定為首要監控目標。
而在上月31日記者會上,臺灣“警政署”竟曾經公開指出,“像王永慶、高清愿這種主張三通的臺商,為了國家安全,我們當然要展開調查”。
在臺灣當局放話可以透過委托民間來從事和協助“三通”談判之后,臺灣的一些著名企業家和工商團體主動表態,愿意接受“委托”。然而臺灣當局卻遲遲不動,至今一個多月,沒有見到任何一位企業家或民間團體受到委托,至于何時開始“三通”的民間協商談判,更是杳如黃鶴。而在此前臺灣當局曾出豪言壯語,只要是“經發會”的“共識”保證實行。但事實證明,“經發會”的“共識”大多沒有實行,特別是有關“三通”的“共識”,也全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三通”不通 經濟回天乏術
6月17日,在對臺灣500家大企業進行監控的當天,陳水扁在對大陸臺商協會負責人發表演說時“信誓旦旦”地強調,兩岸關系的正常化是臺海永久和平的基礎,而兩岸關系的正常化必須從經貿關系正常化開始做起。還說,兩岸應加強交流,建立互信與互動的基礎,盡速恢復兩岸的對話協商,保障人民福祉,追求兩岸永久和平。而實際上,在兩年前陳水扁就職之初就曾表示“兩岸三通”無可避免,最快在2001年底應該就會有眉目,可到現在兩年過去卻什么動靜也沒有。而去年“經建會”也說要積極開放有效管理,說是要準備“三通”,卻還是石沉大海;陳水扁最近在大擔島談話一個多月以來﹐“兩岸三通”還是沒有實際行動。
民進黨上臺兩年來,在“三通”問題上始終舉棋不定,影響了臺灣民眾對當局的經濟政策的信心,投資、消費均減少,從而極大地影響了臺灣經濟的回升。陳水扁上臺兩年民怨高漲,5月20日是陳水扁就職兩周年,五千勞工上街示威,抗議政府不顧勞工權益,對推動三通沒有明確政策。當天臺北股市跌破半年線支撐,創下今年第二大跌點。而在過去兩年中臺灣經濟每況愈下,2001年臺灣經濟負增長百分之一點九,是50年來所僅見。民間投資去年負增長百分二十六點七,今年第一季仍負增長百分十七。消費方面,去年只增長百分一點三,今年預計也只會增長百分一點四。臺灣經濟不景氣固然有部分原因是國際大環境所致,但民進黨政府在經濟政策上的搖擺不定也難辭其咎。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日前發表的年度報告,在過去5年即1997——2001年間,臺灣以114億美元進口總額,創下世界軍火進口之最。
兩岸三通 民意不可擋
無可否認,兩岸三通是臺灣必走之路。在兩岸均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后,這種經濟上的三通關系更是無法避免。目前在世貿組織142個成員中只有兩岸沒有通航。今天臺灣出口最大地區為大陸,約占臺灣總出口的18.9%。目前因無法直接通航,這種貿易關系使臺商增加巨大的轉運成本,導致臺商紛紛赴大陸投資。至今,臺商在祖國大陸的投資金額已達千億美元,在祖國大陸的臺資企業數超過6萬5千家,70萬名臺商在祖國大陸。臺灣真正要看到明天,祖國大陸的市場絕對不能忽略。
同時,兩岸民眾推動全面“三通”積極性也有增無減。六月十四日上午,臺商從福州馬尾直航馬祖的首次“兩馬”直航之所以能順利成行,就是福州和馬祖有識之士積極推動的結果。而“華航”空難事故的發生,從某個方面來看更凸顯了實現兩岸直接“三通”、推動兩岸民眾交往正常順利進行的迫切。“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可以看出,不論臺灣當局意愿如何,這一順應歷史潮流之舉定會在兩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實現。(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