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6日電 中國官方的人民日報11月5日在其“喜迎黨的十六大特刊”中刊文指出,在過去的十余年間,中國最大的變化之一是,中國人的機會大大增加。
文章列舉了中國人在若干方面機會大增的例子——
從1999年開始,高校擴招,中國的高考錄取率由1998年的36%提高到2002年的58%,意味著每年又有數以百萬計的公民獲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從1989年到2001年,中國第一產業從業人員減少2400萬人,他們告別土地,在城里找到了自己的新生活,其中包括有的憑考試當上了國家的公務員。
就業渠道增加意味著機會的增加。在過去的近10年中,中國有1.18億人在城鎮私營個體等非公有制經濟中實現了就業和再就業。許多企業在創造就業機會的同時,自身也獲得了成長的機會。
中國人獲取財富的機會大大增加,從過去單一的工資收入,到現在股票、彩票、個人兼職、專利等,有了多種獲取財富的途徑。文章以高達8.4萬億元的居民儲蓄存款和高達11萬億元的居民金融資產證明,中國人的錢袋已迅速鼓起來。
文章談及商場購物和每年三個“黃金周”的旅游安排,說明中國人在消費方面選擇的機會更多了。
文章認為,機會擁抱中國。前些年,學子們往海外跑,而近幾年,海外的學子們紛紛看中中國的機會,回祖國創業。中國的一些小商品取得了“世界單打冠軍”;一批企業從“小不點兒”成長為企業巨人;中國已成為全球第四大工業基地。同時,中國正日益成為吸引外資的熱土,文章引述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公布的報告說,中國今年可能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外國直接投資的首選目的地。
文章說,快速發展的中國也給世界帶來機會。富起來的中國人的消費欲望隨著他們的錢包一起膨脹,他們的購買力也給外國人提供了就業機會。文章引述海外媒體說,自從明朝鄭和七下西洋搜尋海外商品以來,中國正首次成為全球主要的消費市場。
文章援引鄧小平所言:要搶抓機遇。因為機遇就是機會。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產品獲得了更多“走出去”的機會。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的承辦權,中國又一次贏得了向世界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并且這也將是又一個創造財富和就業崗位的巨大機會。
文章最后更說,中國人把握機會、搶抓機遇的能力也正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