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9日電 北京媒體報道說,北京市政府在2002年年初確定的直接關系群眾生活方面擬辦的60件重要實事已經全面落實。
在2002年12月中旬,北京市政府公布了該市計劃在2003年為群眾辦的60件重要實事,并征求市民意見。
據北京日報報道,北京市在過去的2002年完成的60件實事包括——
第1件:加大控制大氣污染力度,采取各種措施繼續改善市區空氣質量,使全年空氣污染指數2級和好于2級的天數達到55%左右。
全年空氣污染指數2級和好于2級的天數為203天,占全年總天數的55.6%。
第2件:發展集中供熱面積300萬平方米;發展管道燃氣用戶8萬戶。
共發展集中供熱面積694.7萬平方米、管道燃氣用戶17.6萬戶。
第3件:嚴格執行機動車尾氣排放標準,加強尾氣排放檢測,使尾氣路檢達標率達到90%以上。
共路檢機動車7.8萬輛,尾氣路檢達標率為91%。
第4件:拆除危房84萬平方米,動遷居民6.9萬戶。
全市拆除危房89.9萬平方米,動遷居民7.4萬戶。
第5件:竣工經濟適用住房200萬平方米。
全年竣工經濟適用住房254萬平方米。
第6件:以租金補貼為主,推進廉租房工作,開工建設3萬平方米廉租房。
已有667戶廉租房家庭落實了房源并得到租金補貼。3萬平方米廉租房建設項目已于11月1日開工。
第7件:完成馬草河及周邊地區整治;啟動涼水河水系綜合治理工程。
馬草河及周邊地區整治工程已完工;涼水河水系綜合治理工程已啟動。
第8件:全面整治東便門三角地,建設明城墻遺址公園。
明城墻遺址公園于9月29日對外開放。
第9件:完成右安門外東莊鐵路環內環境整治,拆除違法建設,清除垃圾渣土,綠化植樹。
完成了右安門外東莊鐵路環內環境整治。共拆遷居民420戶,單位15家,清運垃圾渣土10萬余噸,植樹1.4萬余株,鋪草8萬余平方米。
第10件:全市拆除違法建設總面積不低于300萬平方米。繼續整治城鄉結合部,落實區域環境衛生責任制;繼續搞好中心城區環境整治;基本拆除三環路以內干、支路兩側的違法建設和逾期臨建。
全市共拆除違法建設600萬平方米。中心城區和城鄉結合部環境得到進一步整治;三環路以內干、支路兩側違法建設和逾期臨建已基本拆除。
第11件:加快城市鐵路建設,10月份實現城市鐵路西線通車,年底東線具備通車條件(除東直門車站外)。
9月28日,城市鐵路西線開通試運營;城市鐵路東線已具備通車條件(除東直門車站外)。
第12件:完成二環路階段性改造工程,對二環路綠化進行全面整治;修補前三門大街、安定路等20萬平方米破損較嚴重道路。
二環路階段性改造工程于9月8日完成,對二環路綠化進行了全面整治,共改造綠化面積50公頃;修補了前三門大街、安定路等34.5萬平方米破損較嚴重道路。
第13件:完成清河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
清河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于9月28日通水試運行。
第14件:完成宣內大街(宣武門至長安街)建設;開工建設蓮花池東路西延(至西四環)、朝陽北路(東大橋至東四環)、馬家堡西路(南三環至南四環)工程。
宣內大街(宣武門至長安街)9月21日建成通車;蓮花池東路西延工程(至西四環)于11月底開工;朝陽北路(東大橋至東四環)已于6月開工,現已完成工程量的60%;馬家堡西路(南三環至南四環)工程已于6月底開工,現已完成工程量的50%。
第15件:新增城市隔離地區綠化面積1333公頃;城近郊區每區至少建設1處1公頃以上的林地;繼續實施“黃土不露天”整治工程;完成新建居住區80公頃綠化美化任務。
新增城市隔離地區綠化面積1666公頃;城近郊區每區均建成1處1公頃以上的林地;“黃土不露天”整治工程完成綠化面積440公頃;新建居住區綠化美化任務完成129公頃。
第16件:溫榆河、潮白河、永定河和五環路(一期)、六環路(一期)、順平路“三河三路”綠色通道建設工程完成綠化8000公頃。
溫榆河、潮白河、永定河和五環路(一期)、六環路(一期)、順平路“三河三路”綠色通道建設工程完成綠化9700公頃。
第17件:加快京津周圍防沙治沙工程建設,在永定河、大沙河、潮白河、康莊及南口五大風沙危害區營造固沙片林2667公頃,實施“沙地播草覆蓋”工程3333公頃;進行山區生態屏障建設,營造水源保護林4667公頃,太行山水土保持林2000公頃,實施爆破整地造林1333公頃,完成飛播造林作業面積1.33萬公頃;完成中幼林撫育4.67萬公頃。
在永定河、大沙河、潮白河、康莊及南口五大風沙危害區營造固沙片林2667公頃,實施“沙地播草覆蓋”工程3341.2公頃;進行山區生態屏障建設,營造水源保護林5333公頃,太行山水土保持林2333公頃,實施爆破整地造林1386.8公頃,飛播造林作業面積1.33萬公頃;完成中幼林撫育4.7萬公頃。
第18件:完成密云水庫一級保護區內石駱駝段、八家莊段8.7公里防護網建設,保障首都飲用水源質量。
8.7公里防護網工程于6月底建成。
第19件:加大重點文物保護修繕力度。完成歷代帝王廟二期、圓明園遺址、白塔寺西路、天寧寺等30余處文物保護單位的騰退后維修工作;修繕并對社會開放紀曉嵐故居、先農壇神廚、金中都水關遺址、琉璃河橋、團河行宮等文物保護單位;完成十三陵德陵明樓搶修工程;開放中國電信博物館等4座博物館。
完成了歷代帝王廟二期、圓明園含經堂遺址、白塔寺西路、天寧寺等30余處文物保護單位的騰退后維修工作;修繕并對社會開放了紀曉嵐故居、先農壇神廚、金中都水關遺址、琉璃河橋、團河行宮等文物保護單位;十三陵德陵明樓搶修工程已完成;中國電信博物館等4座博物館已正式開放。
第20件:完成自然博物館改擴建工程;完成首都博物館新館土建結構工程60%;完成北京天文館新館土建結構工程80%。
自然博物館改擴建工程于7月26日完工;首都博物館新館工程完成了工程量的60%;完成北京天文館新館土建結構工程80%。
第21件:普通高中招生計劃提供入學機會8萬個,比2001年增加1萬個,擴大優質高中招生規模;在預計參加普通高考人數增加近6000人情況下,保證參加高考的學生70%左右能夠上大學。
2002年,全市普通高中共招生8.4萬人,其中優質高中招生4.9萬人;普通高考報名人數7.18萬人,錄取5.52萬人,錄取比例為77%。
第22件:新增公共電汽車、長途汽車2200輛;開辟線路50條,調整延長線路50條;進一步解決居民小區出行難問題。
新增公共電汽車、長途汽車2852輛;開辟線路55條,調整延長線路50條,解決了130個居民小區出行難問題。
第23件:改造擁堵路口、路段20處;在前三門大街、新外大街、麗澤路等大街新建公交優先專用道10公里;建成20條準快速公交線路;優化公交線網結構,減少乘客出行時間。
共改造禮士路北口等28處擁堵路口、路段;在前三門大街、新外大街、麗澤路等大街新建公交優先專用道12.4公里;市區準快速公交線路已達29條,長度77公里;通過優化公交線網結構,公交車行駛速度有所提高,減少了乘客出行時間。
第24件:在五環路內新建交通信號燈60處,路段自助式人行橫道信號燈30處;增加二環路內照式路名牌200面;增加無信號燈路口主次干道標志400面;在全市60所學校、幼兒園門前左右各30米內設置禁停標志,完善注意兒童標志、施劃人行橫道標線,加大對學校、幼兒園門前違章停車的處罰力度;新增8處停車管理規范區,使城八區停車管理規范區達到12處。
在東外斜街等60處路口新建了交通信號燈,在太平橋大街南口等30處路段增設了自助式人行橫道信號燈;增加二環路內照式路名牌200面;在北工大路口等無信號燈路口增加主次干道標志400面;在團結湖一小等60所學校、幼兒園門前和周邊道路設置禁止車輛停放、注意兒童標志108面,新施劃人行橫道17條,加大了對學校、幼兒園門前違章停車的處罰力度;新增方莊等8個停車管理規范區,城八區停車管理規范區達到12處。
第25件:新建改建200座二類以上免費公共廁所;完成200座旅游區(點)廁所改造工作;地鐵站臺廁所免費開放。
共新建改建220座二類以上免費公共廁所;完成了220座旅游區(點)廁所改造工作;地鐵站臺廁所已免費開放。
第26件:解決50條無路燈道路照明問題;改善30條道路照明條件;在西客站站前廣場、牡丹園環島至八達嶺高速路之間等處新建過街設施8座,修繕人行過街通道20座。
宣西大街等50條無路燈道路照明問題得到了解決;改善了酒仙橋等30條道路照明條件;在西客站站前廣場、牡丹園環島至八達嶺高速路之間等處新建了過街設施8座,修繕了過街通道29座。
第27件: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8%,在250個實行物業管理的居民小區實行垃圾分類收集。
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8.19%,在250個實行物業管理的居民小區實行了垃圾分類收集。
第28件:加速推進社區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規范和建設社區便民再生資源回收站(車),使之達到1000個。
全市社區便民再生資源回收站(車)達到1100個。
第29件:對宣武區祖家莊、東城區東銀絲胡同等10處供水低壓區進行改造。
祖家莊、東銀絲胡同等10處供水低壓區改造已全部完成,共計改造管網1123米,使1703戶、7085人受益。
第30件:改善電網結構,提高供電可靠性,建成投產110千伏變電站4座(宣武區右安門、朝陽區國棉、東城區隆福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景園街),新增變電容量54.1萬千伏安。
宣武區右安門、朝陽區國棉、東城區隆福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景園街四座110千伏變電站均已投產送電,新增變電容量54.1萬千伏安。
第31件:清理整頓全市戶外廣告、牌匾,拆除非法設置和有礙觀瞻的戶外廣告、標牌、燈箱。
共拆除非法設置和有礙觀瞻的戶外廣告、標牌、燈箱68245塊,重新規范設置43853塊。
第32件:開發、置換社區就業崗位10萬個;對有培訓要求的下崗職工進行一次免費技能培訓和鑒定,培訓合格后推薦就業率達到90%以上。
全市共開發、置換社區就業崗位10.99萬個;對有培訓要求的下崗職工培訓19.2萬人次,培訓合格率為95.4%,培訓合格后推薦就業率達到93.4%。
第33件:確保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費、失業人員的失業保險金及醫療補助費、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繼續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相關待遇標準。
全市籌集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資金1.36億元,發放失業保險金及醫療補助費6.7億元、養老金117.2億元,確保了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費、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從7月1日起,提高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標準、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失業保險金標準、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標準、企業工傷職工長期待遇標準。
第34件:在1000個社區居委會建有面積100平方米以上的社區服務設施,具有“三室(日間照料室、文化活動室、衛生保健室)、一場(室外老年健身活動場所)、一校(老年學校)”等為老年人服務功能;開通運行北京市社區服務熱線呼叫系統。
有1074個社區居委會建有面積100平方米以上的社區服務設施,并具有“三室、一場、一!钡葹槔夏耆朔⻊展δ埽槐本┦猩鐓^服務熱線呼叫系統“96156”已開通運行。
第35件:將60所農村鄉鎮敬老院改造成為綜合性、多功能的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為老年人、孤殘兒童、殘疾人及社會成員服務;加快老年醫療保健服務體系建設,繼續改建4家區級老年病院。
有60所農村鄉鎮敬老院已改造成為綜合性、多功能的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為老年人、孤殘兒童、殘疾人及社會成員服務;4家區級老年病院已改建完成。
第36件:為300戶農村優撫對象和500戶農村社救對象維修翻建住房。
今年共為300戶農村優撫對象維修翻建住房990間,為534戶農村社救對象維修翻建住房1999間。
第37件:提高在鄉老復員軍人醫療補助標準;實施《北京市城市特困人員醫療救助暫行辦法》,緩解優撫對象、低收入群眾醫療難問題。
從5月1日起,老復員軍人醫療減免比例由45%提高到55%;《關于實施〈北京市城市特困人員醫療救助暫行辦法〉的意見》已經印發,全市有130所醫院被確定為特困人員醫療救助定點醫院,1880位城市低保對象開始享受醫療救助待遇,全市累計支出醫療救助金315.96萬元。
第38件:為60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植入人工晶體;為貧困聾兒免費配戴助聽器;為2000名貧困殘疾人免費發放小型殘疾人用品用具。
為60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植入了人工晶體;為貧困聾兒免費配戴助聽器工作全部完成;為2200名貧困殘疾人免費發放了小型殘疾人用品用具。
第39件:建立北京市殘疾人職業介紹服務中心、殘疾人信息中心、盲人保健按摩培訓中心,對3000名殘疾人進行職業技能培訓,新安置1000名殘疾人就業,完成區縣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信息聯網工作。
北京市殘疾人職業介紹服務中心、殘疾人信息中心、盲人保健按摩培訓中心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對3000名殘疾人進行了職業技能培訓,新安置1000名殘疾人就業,區縣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信息聯網工作已完成。
第40件:基本清除盲道上燈桿等障礙物;在全市一級公園中進行無障礙設施改造,增添200輛殘疾人車;在100家星級飯店健全殘疾人無障礙設施(殘疾人客房、廁位、車位及無障礙坡道)。
盲道上燈桿等障礙物已基本清除;在全市一級公園中改造無障礙設施50處,增添了200輛殘疾人車;在106家星級飯店健全了殘疾人無障礙設施(殘疾人客房、廁位、車位及無障礙坡道)。
第41件:建立實施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對農村五保戶實行集中供養,對不愿意集中供養的由村委會確定幫扶對象,實行包戶服務;切實保障農村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重點解決特困農戶生活脫困問題。
各區縣均出臺了關于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實施意見,有7.1萬人享受農村低保待遇;對農村五保戶實行了集中供養,對3308戶、3692名農村分散五保戶和困難戶實行了包戶服務;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進一步完善,拓寬了社會救助覆蓋面,特困農戶生活脫困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第42件:加大藥品監督管理力度,保證用藥質量和安全有效,全市通過國家GMP認證企業達到70家,完成抽驗藥品8000件;開展藥品、醫用耗材集中招標采購,治理藥品采購中的不正之風,進一步降低藥品費用。
全市通過國家GMP認證企業達到80家,完成抽驗藥品8113件;完成年度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工作,招標藥品金額占臨床使用藥品總金額的52%,監察部門對藥品、耗材集中招標采購各階段進行了監督,招標藥品平均降價比例分別為:抗微生物類藥品17.5%,心腦血管、抗腫瘤類藥品、內科清熱劑10%。
第43件:改建8所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水平;繼續完善遠郊區縣急救體系建設,改建4個急救分中心;為本市新生兒免費提供乙型肝炎疫苗,將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納入全市兒童計劃免疫系統。
西城區廠橋等8所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改建工作已完成;改建了昌平區等4個遠郊區縣急救分中心;7月1日起全市開始新生兒乙肝疫苗免費接種,將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納入了全市兒童計劃免疫系統。
第44件:加強自行車綜合治理,加大對偷盜自行車和銷贓的打擊力度,加強自行車、舊自行車信托商店和交易市場日常管理,做好自行車牌照換發工作,提高技術防范能力;采取開辟示范街、存車出具證明等措施,規范存車秩序。
共打掉偷盜自行車團伙39個,破獲偷盜自行車案件136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462名,全市共核發、換發自行車新牌證333.1萬個。采取開辟示范街、存車出具證明等措施規范存車秩序,城八區自行車公共收費存車處基本做到了區內存車憑證樣式統一、制作規范,建立了丟車賠償機制。
第45件:繼續抓好全市農貿市場的清理整頓,提高治安防范能力,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
在整治農貿市場秩序過程中共破獲各類案件300余起,拘留違法犯罪人員1877名,打掉各類團伙44個,其中惡勢力團伙8個。本市農貿市場清理整頓工作通過了全國集貿市場專項整治工作的檢查。
第46件:鞏固地下空間安全專項整治成果(重點是人防工程和居民樓地下室),加強安全管理,努力實現管理科技化、規范化和法制化。
建立健全了市、區(縣)、街道、社區四級地下空間安全管理組織體系,《北京市地下空間安全管理暫行規定》已制定完成;地下空間計算機管理系統已投入使用;安裝地下空間標識牌2000處。
第47件:規范城鄉外來人口出租房屋管理,全市外來人口出租房屋登記在冊率達到95%以上,對出租房主宣傳教育面達到98%以上。
全市共登記各類出租房屋22.6萬戶、75.8萬間,租住175.5萬人,外來人口出租房屋登記在冊率達到98%,出租房主受教育率達到98.2%。
第48件:加強食用農產品安全生產體系建設,新創建100家食用農產品安全生產達標單位,建設好100個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將一家大型農產品專營批發銷售市場辦成安全農產品專營批發銷售市場,在商場、超市中新建100個安全農產品銷售專柜。
新創建108家食用農產品安全生產達標單位,建設了111個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將四季青鄉錦繡大地農產品專營批發銷售市場辦成了安全農產品專營批發銷售市場,在商場、超市中新建了400個安全農產品銷售專柜。
第49件:進一步完善打假維權網絡,規范流通市場秩序。充分發揮全市2000家投訴聯絡站作用,在80個工商所建立對外服務平臺,及時受理、解決消費者的投訴、舉報;在建立198家打假維權企業網絡的基礎上,推出30條打假維權消費者滿意街、20家消費者滿意市場、60個消費者滿意店和無假冒商標店。
繼續發揮全市2000家投訴聯絡站作用,在126個工商所建立對外服務平臺,及時受理、解決消費者的投訴、舉報;在建立198家打假維權企業網絡的基礎上,推出了30條打假維權消費者滿意街、70家消費者滿意市場、80個消費者滿意店和60個無假冒商標店。
第50件:在全市最大的5家批發市場內設立名特優新產品專銷點,在關系群眾生活的食品安全方面落實索證索票制;鮮肉上市實行廠場掛鉤,定點供貨;堅決打擊私屠濫宰以及生產“注水肉”、“病害肉”違法行為;對畜產品“瘦肉精”(鹽酸克倫特羅)和蔬菜中農藥殘留量加大監督處罰力度,實行連續性抽檢。
在大鐘寺、新發地等5家批發市場內設立了名特優新產品專銷點,對關系群眾生活的豆制品、鮮肉和熟肉等食品供應實行了索證索票制;在各省(市)政府有關部門推薦的基礎上,確定了豬肉進京的33家廠商名單,全市已基本實現鮮肉上市廠場掛鉤,定點供貨,建立問題產品可追溯制度;共建安全肉品專賣店(柜)150家,出動1689人次進行生豬屠宰執法檢查,收繳生豬及產品1538頭,取締注水窩點30個,私屠亂宰窩點22個;共連續性抽檢生豬1392頭,蔬菜320余件,對檢測不合格產品,進行行政控制和定期復檢,再次復檢合格,方可上市。
第51件:提高市場面粉、大米、食用油、醬油、食醋、腐竹等食品質量,對生產和經營企業實行全面監督檢查,特別是加強對有毒有害成份的監督檢查,并公告結果。
對面粉、大米、食用油、醬油、食醋、腐竹等生產企業和經營企業進行了全面監督抽查,并將抽查結果在北京電視臺、北京晚報上予以公告,現已公告42期。
第52件:培育早點市場,規范現有早點供應網點500個;發展集中加工、統一配送、連鎖經營的早點供應網點(車、亭)200個。
共規范現有早點供應網點508個;發展集中加工、統一配送、連鎖經營的早點供應網點(車、亭)284個。
第53件:新建200個郵政報刊亭,新增望京K4、椿樹園等郵電所、網點20處;實增固定電話用戶70萬戶,實增移動電話用戶180萬戶。
新建了200個郵政報刊亭,新增望京K4、椿樹園等郵電所、網點23處;實增固定電話用戶75萬戶,實增移動電話用戶200萬戶。
第54件:在密云、房山、延慶、平谷、昌平、門頭溝6個區縣的深山區實現50個自然村廣播電視“村村通”。
已在密云、房山、延慶、平谷、昌平、門頭溝6個區縣的深山區實現71個自然村廣播電視“村村通”。
第55件:在全市街道、鄉鎮和居委會配建1200個全民健身工程,為廣大市民科學健身提供更多場地設施;完善全市國民體質監測網絡,設立國民體質監測流動站。
全市街道、鄉鎮和居委會新配建了1200個全民健身工程;國民體質監測流動站(車)已開始啟用,可完成18項測試內容。
第56件:為140所農村寄宿中小學校學生改善生活條件,配備接送學生用車等必需生活設施;城近郊區建成20個社區早期教育服務站,緩解“3歲前兒童受教育難”問題。
為140所農村寄宿中小學校學生改善了生活條件,配備接送學生用車等必需生活設施;20個社區早期教育活動站已開始招收嬰幼兒及家長,建立了會員卡,開展各種親子活動。
第57件:區縣圖書館全部建成電子閱覽室,實現網絡服務;建設城近郊區公共圖書館信息網絡,實現聯合檢索、網上閱讀、館際互借、資源共享,更好地為讀者服務。
各區縣圖書館均建成了電子閱覽室,實現網絡服務;城近郊區公共圖書館已完成首都圖書館“智慧2000計算機系統”安裝及數據遷移工作,實現了聯合檢索、網上閱讀、館際互借、資源共享。
第58件:加強農業科技信息化建設,開展農民農業技能培訓,建設3個農業科技信息網絡平臺,14個二級區縣農村科技信息服務中心,100個三級郊區遠程教育服務站點,使20萬農民接受農業技能培訓;加強區縣科普建設,在城八區各建立一個科普型社區。
農村信息管理平臺等3個農業科技信息網絡平臺已開始運行,建立了14個二級區縣農村科技信息服務中心,100個三級郊區遠程教育服務站點,26萬農民接受了農業技能培訓;城八區各建立了一個科普型社區。
第59件:推進山區水利富民綜合開發,新建五小水利工程4000處,新增蓄水能力25萬立方米;加快市定49個邊遠山區鄉鎮農戶增收致富步伐,實現邊遠山區鄉鎮人均勞動所得增長10%,消除240個人均勞動所得2500元以下低收入村。
新建五小水利工程1.1萬處,新增蓄水能力380萬立方米;通過發展山區三大主導產業,推行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等措施,49個邊遠山區鄉鎮人均勞動所得達到4130元,同比增長11%,消除了261個人均勞動所得2500元以下低收入村。
第60件:繼續推進鄉鎮企業二次創業,加快郊區50個鄉鎮工業小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村剩余勞動力創造不少于5萬個非農產業的就業崗位。
郊區55個工業小區入區企業1530個,新增基礎設施投資47.2億元,為農村剩余勞動力創造非農就業崗位5.5萬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