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對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統計對象、指標、口徑等作統一規定
中新網北京4月15日電 (記者 夏賓)中國央行15日發布消息稱,為支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近日,中國央行會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印發《金融“五篇大文章”總體統計制度(試行)》(下稱《制度》)。
《制度》遵循“全面覆蓋、綜合統計,整體推進、重點突破,標準統一、協同銜接,科學有效、匯總共享”原則,重點對金融“五篇大文章”領域的統計對象及范圍、統計指標及口徑、統計認定標準、數據采集、共享及發布、部門分工等作出統一規定。
《制度》主要內容包括三方面。一是實現統計對象和業務的全覆蓋,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提供系統、全面的信息支持。
《制度》規定的統計對象全面覆蓋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金融機構以及金融基礎設施機構,統計范圍包括貸款、債券、股權、資管債權、基金、保險、衍生品等多種金融工具和產品,綜合統計金融“五篇大文章”等重點領域的工作情況。
二是實現金融“五篇大文章”重點統計指標及其標準和口徑的統一、協同。
《制度》設置重點統計指標共計200余項,涵蓋金融“五篇大文章”等重點領域融資、金融機構提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業務以及其他重點指標。對每項指標均規定了統一、協同的統計標準和統計口徑,與國家統計標準、行業政策、金融業綜合統計體系及現有實踐有效銜接。
三是建立統籌一致、分工協作的工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
《制度》規定,中國央行負責數據歸集匯總,統一編制形成全量統計報表和指標。各單位按照職責分工組織金融機構、金融基礎設施機構認真落實統計數據采集要求和源頭數據質量管理要求,加強數據共享。
業內專家認為,中國央行會同有關部門建立覆蓋全面、標準統一的金融“五篇大文章”統計,既有利于提高基礎數據質量,便于各方高效利用,為輔助宏觀調控和科學決策,以及科學設計和精準實施各類政策工具提供有力支撐;又有利于更好支持相關領域考核評價,引導金融機構精準發力,持續用力,切實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
中國央行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近幾年,央行組織金融機構開展了綠色、普惠小微、涉農、制造業等領域貸款的專項統計,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提供了重要信息支撐。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做好科技、綠色、普惠、養老、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之后,央行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上,開始建立更加系統、完善的統計體系,并會同相關金融管理部門推動統計標準的細化和統一。
此外,為了對金融機構的具體執行進行安排和部署,保證統計數據按計劃采集和生產,央行還配套建立或修訂了相關細分領域的統計要求,與總體統計制度一起構成金融“五篇大文章”1+N統計制度體系,同時全力做好落地實施的技術準備。(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25日 16:23:00
- 2025年04月25日 15:26:15
- 2025年04月25日 15:13:50
- 2025年04月25日 15:12:42
- 2025年04月25日 14: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