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遠洋務工“入職年薪24萬元”?別輕信!

        遠洋務工“入職年薪24萬元”?別輕信!

        2025年04月25日 07:24 來源:工人日報
        大字體
        小字體

          遠洋務工“入職年薪24萬元”?別輕信!

          建立行業準入與信用管理機制、定期發布合規中介機構名錄,打消求職者顧慮

          閱讀提示

          近年來,遠洋捕撈業勞動力需求激增,隨之而來的糾紛也增多。部分勞務派遣平臺以高薪為誘惑進行虛假宣傳,“忽悠”勞動者簽訂不合理就業協議。專家表示,應建立起行業準入與信用管理機制,定期發布合規中介機構名錄,實施信息透明化工程。

          “入職年薪24萬元,包培訓包就業。”看到直播間這則消息后,25歲的張偉懷揣著“出海淘金夢”,在交了2.4萬元的培訓費和服務費后,與遼寧一家勞務派遣公司簽訂了協議。然而,張偉工作1年后僅拿到7.2萬元的收入,而每日要工作14個小時。

          日前,記者采訪調查發現,部分勞務派遣平臺以高薪為誘惑進行虛假宣傳,利用信息差“忽悠”勞動者簽訂不合理就業協議,損害了勞動者權益。

          “出海淘金夢”的高薪誘惑

          2023年初,張偉在遼寧朝陽老家刷手機時看到“遠洋海員,年薪24萬元,零基礎包培訓包上船”的招聘海報。他聯系到勞務派遣中介后,得知要交2.4萬元的費用,參加國際認證課程。一想到未來的高薪回報,他便同意了。

          在結束長達4個月的培訓,又等待了3個月后,張偉被安排上船從事體力勞動。根據協議約定,張偉每個月可以領到6000元的基本工資,其他績效工資及超產獎勵會根據實際情況在年底結算。一年后,船只提前返航,他僅拿到了基本工資。

          張偉告訴記者,中介起初承諾的待遇極為誘人,包括24小時海景房、免費環游世界、工作3年就能升任高級海員、年薪24萬元以上等。實際上,他和11個人擠在40平方米的底艙工作,空氣里全是鐵銹味和汗臭味,除了吃飯睡覺,其余的時間幾乎都用來工作了。

          工作第2個月,張偉才知道,普通船員前期的培訓費、體檢費加起來才1000多元。相同職位的同事每個月能領到1.1萬元的工資,而他到手只有6000元。

          船長解釋說:“派遣工的工資是由企業支付給勞務派遣中介,再由中介發給派遣工。”中介給出的回復則是,扣除的部分是管理費。

          48歲的李志強和張偉在同一條船上工作,他在工作6個月后因身體不適,想回國就醫。根據上船前雙方簽訂的協議,船員出海一年內中途回國的,會扣除60%的工資。他翻看協議時發現,得滿足“工傷病殘自理”“全年無休”“完成指派工作量”“不得提前離職”“工作滿一年”等8項條件才能拿到全部工資。為此,他只能堅持干滿了一年。

          招聘公司缺乏資質

          近年來,隨著遠洋捕撈業勞動力需求的激增,行業面臨用工難挑戰,隨之而來的糾紛也增多。部分勞務派遣平臺刻意隱瞞船員的工作環境和勞動強度,收取高額培訓費和管理費,簽訂扣減薪資的“霸王條款”,而取證難度大,也讓勞動者陷入維權難的境地。

          工作12年的遠洋船長吳斌表示,不少招聘廣告都在吹噓高薪,卻不強調工作強度和難度,刻意隱瞞薪資構成的復雜性及不同崗位、不同航線、不同船型之間工資的差異,對于急于求職的勞動者來說極具迷惑性。“出海作業有特殊性,海員要能適應孤獨與封閉環境,具備抗壓能力應對極端天氣、機械故障等突發狀況。如果招募的船員在未知的情況下被‘騙’上船,極大的心理落差很容易導致各種糾紛。”吳斌說。

          據悉,通過網絡搜索到的眾多招聘船員的公司多數為勞務派遣公司,本身并不擁有船舶,而是以中介的身份幫助求職者尋找船上工作。其中不乏沒有取得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沒有對外務工資質的“黑中介”,在直播招聘的過程中,也未依法取得并公示營業執照及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

          “除了招聘存在虛假宣傳,還存在船員的權益保障不夠等問題。”大連市農民工維權法律援助律師團團長王金海表示,近幾年,部分船員和雇主達成不繳納社保的私下協議,受工傷后引發紛爭的情況時有發生。更有雇主以“委托代理”名義規避用工責任,務工者被轉包至多個船東,權益無從保障。

          張偉在維權過程中發現,他與勞務派遣中介簽訂的是勞務協議而非勞動合同,公司還將工資、加班費以及各項待遇以“打包”的形式發放給他,而對于其“空頭承諾”與實際工作環境的差距,張偉也沒有足夠證據維權。

          35歲的胡劍先也遭遇了維權困境。他在一次出海作業中受傷,導致右臂骨折,計劃將船舶所屬公司和勞務派遣公司一同告上法庭,通過訴訟索賠。結果發現勞務派遣公司的信息是虛假的,他陷入“告無可告”的境地。

          多方合力破解維權困境

          2023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員外派管理規定》,對海員外派機構的資質、責任與義務,違反相關管理規定應負的法律責任,以及海事管理機構應負的職責進行了進一步的明晰。今年1月,交通運輸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關于發揮交通運輸作用促進全社會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指導意見》,提出提升船員就業質量,加強船員職業的宣傳和引導,推動企業加大對船員各類福利待遇保障,提升船員職業吸引力,幫助船員結合智能航運的發展趨勢,開展新的職業技能轉型培訓。

          “隨著政府部門強化資質審核、加強管理,船員勞務騙局會越來越少。”遼寧省勞動人事爭議研究會法律專家孟宇平說。她建議,應建立起行業準入與信用管理機制,定期發布合規中介機構名錄,對中介機構實施等級評分,級別低的機構直接吊銷資質,實施信息透明化工程,開發權威的招聘信息發布平臺。此外,在船員培訓中增加“勞務風險防范”模塊,教授識別虛假合同、高額中介費陷阱等典型案例。

          王金海提醒勞動者,在簽訂協議前一定要進行資質核查和簽證甄別,通過官方網站查詢企業是否列入“對外勞務合作企業名錄”,拒絕“免簽務工”說辭,確保持有合法工作簽證。同時,增強法律意識,明白要求收取高額費用且不承諾“包退款”的中介有詐騙嫌疑,并在簽署協議時確保有工作和生活條件、工資福利待遇及支付方式、協議期限和上下船安排、社會保險的繳納、傷病亡處理、特殊情況及爭議的處理等約定內容。

          (文中部分受訪者為化名)

          (工人日報 記者 劉旭)

        【編輯:黃鈺涵】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色欲_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_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观看_99国严欧美久久久精品l5l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一线久久 | 亚洲五月花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 日韩美女黄大片在线观看 | 五月亭亭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深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