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回歸25周年)“加減乘除”間,澳門民生幸福“躍躍然動”
中新社澳門12月13日電 題:“加減乘除”間,澳門民生幸福“躍躍然動”
中新社記者 戴夢嵐 鄭嘉偉
今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回歸以來,澳門特區政府秉持施政為民的理念,紓解民困,推出了一系列增進民生福祉的措施。“加減乘除”之間,澳門民生幸福“躍躍然動”。
——加:澳門居民幸福感持續增強
“我記得約20年前,特區政府決定給澳門年滿65歲的老人派發‘敬老金’。當時有位老婆婆,專門給媒體打電話,表達她的感謝。”日前,澳門特區候任行政長官岑浩輝對媒體談起這個故事。他表示,回歸25年來,廣大澳門居民實實在在感受到“一國兩制”帶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這些年,特區政府逐漸增加長者在養老、醫療等方面的福利,65歲以上的老人可享受免費醫療,澳門居民平均預期壽命從1999年的77.9歲提高至2023年的83.1歲。截至2023年底,澳門每千人口對應注冊醫生、護士、病床數分別為2.9名、4.4名和2.8張,分別是回歸時的2.3倍、3.3倍和2.1倍。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回歸前,澳門失業率超過6%。在中央大力支持下,特區政府將提振經濟和促進就業作為重要任務。2012年以來,澳門總體失業率多年保持在2%以下,總體就業人口月收入中位數由1999年的4920澳門元增加至2023年的1.75萬澳門元。
——減:通關流程簡化,琴澳生活更便利
臨近中午,澳門居民康姨來到小橫琴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長者飯堂用餐,根據常住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簡稱“深合區”)的港澳長者與本地戶籍長者享受同等待遇的配餐服務政策,她只需花3元人民幣就能享受到兩葷一素一湯的健康可口午餐。
3年多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成立。今年3月1日零時起,深合區正式實施分線管理封關運行。在橫琴與澳門的一線通道橫琴口岸,人員車輛實現“絲滑過關”,兩地往來更加便利,“琴澳一體化”加速推進。
截至今年7月,像康姨這樣居住深合區的澳門居民達16102人,就業澳門居民有5098人。粵澳兩地合作建設、面向澳門居民的綜合民生工程“澳門新街坊”項目銷售超過1300戶。特區政府還在“澳門新街坊”設立了澳門政務24小時自助服務中心,便利澳門居民兩地工作生活,增強“同城化”辦事體驗。
——乘: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帶來乘數效應
成立于2000年的澳門科技大學(簡稱“澳科大”)比澳門特區小一歲,在過往20余年蓬勃發展。在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名單中,該校有60位學者進入榜單、53位學者進入終身榜單。
澳科大的進步是澳門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的縮影。目前,澳門共有10所高等院校。1999年,澳門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28.9%,2020/2021學年升至95%,澳門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
高等教育發展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帶來乘數效應。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表示,特區將深化高校與企業的對接合作,并向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的方向不斷推進。
——除:以民為本、除弊興利
“回歸前,澳門司法機構普遍使用葡語。市民往往要通過翻譯才能知道法院判決,到底自己是贏了還是輸了。”澳門特區終審法院院長宋敏莉說。
回歸后,澳門特區司法機構推出各類便民措施,如提高中文在審判活動中和在法院司法文書中的使用等。宋敏莉表示,這些措施成效顯著,是特區秉持“以民為本”、確保“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真實寫照。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為了讓澳門居民吃到“有雞味”的鮮雞肉,今年春節前,在海關總署支持、澳門市政署和拱北海關協作下,首批內地生鮮雞供應澳門市場。
現在,澳門市場平均每天供應3000只左右的生鮮雞,受到澳門居民歡迎。特區政府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說:“這是內地和澳門配合,滿足澳門居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有力例證。”
“人智益蒸,物質發舒……則民生主義躍躍然動。”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表示,回歸二十五載,是澳門歷史上發展速度最快、質量最高、居民獲得感和幸福感最強的時期。相信在新一屆特區政府帶領下,未來澳門民生福祉還將邁上新臺階。(完)
大灣區精選:
- 2024年12月21日 10:04:41
- 2024年12月20日 15:23:42
- 2024年12月20日 14:52:25
- 2024年12月19日 14:27:03
- 2024年12月19日 14:09:22
- 2024年12月18日 19:25:35
- 2024年12月18日 15:23:36
- 2024年12月18日 15:17:18
- 2024年12月18日 14:46:29
- 2024年12月18日 1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