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丨魏青:永泰莊寨如何讓世界讀懂中國鄉村生生不息?
(東西問)魏青:永泰莊寨如何讓世界讀懂中國鄉村生生不息?
中新社福州5月17日電 題:永泰莊寨如何讓世界讀懂中國鄉村生生不息?
——專訪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文化遺產管理研究專委會秘書長魏青
中新社記者 林春茵
2022年3月初,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的谷貽堂、紹安莊、積善堂“黃氏父子三莊寨”,被世界建筑文物保護基金會(WMF)列入《2022世界建筑文物觀察名錄》,為中國唯一。2018年,永泰縣的愛荊莊獲得了聯合國亞太遺產保護獎。
永泰莊寨何以進入國際視野?如何讓世界讀懂中國鄉村生生不息?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文化遺產管理研究專委會秘書長魏青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對此作出解讀。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世界建筑遺產多姿多彩,永泰莊寨是怎樣的一種建筑?
魏青:福建有土樓、土堡、圍屋等多種鄉土民居形式,體現了它的地理、文化多樣性。永泰莊寨深藏于中國福建戴云山區,是一種基于山林經濟、居防一體的鄉土建筑,也是永泰地區家族解決現實問題和發展需求采取的一種應對機制。
永泰莊寨以家(戶)為單位聚居,形成生產、生活、軍事防御、文化傳承的小單元,并以契約建立起對周邊山林資源的掌控和組織,通過開發山林資源積累財富,推動宗族發展。
永泰莊寨出現的時間可追溯至明代,到清代進入建造的鼎盛時期,現存較好的有152座,分布于永泰縣境內的9個鎮、12個鄉,絕大部分位于中國傳統村落中。其中,積善堂、紹安莊、昇平莊、青石寨、中埔寨已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谷貽堂、榮壽莊、愛荊莊等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莊寨外部由夯土墻和銃樓構成防御性圍護結構,內部是圍繞廳堂、等級鮮明的堂橫式院落。廳堂是整個莊寨內部空間的核心,圍繞廳堂的是等級分明的居住空間。與防御森嚴的外表不同,莊寨內部充滿生活氣息,展現了儒家文化對理想居所的向往。
莊寨各處的紋樣雕刻、楹聯牌匾,也蘊含著莊寨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家風家道的傳承。柱上懸掛的楹聯、彩繪上的詩文,如寧遠莊的“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在讀書”、三對厝的“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等,營造出濃郁的文化氛圍,都在教育莊寨人注重禮教、仁愛善良、耕讀傳家,于無聲處教化族人、凝聚族人。
中新社記者:《2022世界建筑文物觀察名錄》中,來自全球24個國家25處建筑遺產地共同入選,永泰莊寨有怎樣的世界性意義?
魏青:作為一類少為人知的建筑形式和中國傳統家族生存智慧,永泰莊寨彰顯于國際視野,既將中國民間鄉土社會解決人地關系的智慧傳遞給世界,又在向世界講述更充實、更豐富的人類社會發展演進的故事,同時將永泰傳統村落可持續發展實踐推向世界。
永泰莊寨展現了福建乃至整個中國傳統鄉土社會的多樣性。WMF支持復興莊寨文化遺產,希望通過為當地產品打造新品牌,振興傳統山林經濟,使經濟模式不只依靠旅游產業,而是多元化發展。
中新社記者:進入國際視野的永泰莊寨,承載著怎樣的中國智慧?如何讓世界讀懂中國鄉村、村落家族故事的生生不息?
魏青:永泰莊寨反映出明中葉至清末閩中東部近海山區的山林開發進程,也體現了家族生存和繁衍模式,是中國家族制度及家族觀念在閩中山區具體而特殊的體現形式。永泰莊寨內在機制具有創新性、適應力、特殊性,體現在它的山林經濟模式和家族契約紐帶,體現了處理人地關系的智慧。
中國大的歷史背景中,中國鄉村不只是耕田主導的農耕文化,還有山林經濟這樣的經濟形態。永泰莊寨的山林經濟體現了明清時期新的經濟產業發展階段,閩東木材作為建筑材料消耗,對全國特別是江浙地區明清以來的城鎮化發展有重要支撐作用。
永泰的地形切割,導致歷史上家族很難在固定的地理空間內聚族而居,形成具有較大規模的村落,而是單個家族小莊寨孤零零地存在。是什么力量讓這些家族延續一二百年,逐步掌控龐大而分散的田林資源,并且有經濟、文化上的深厚積累和傳承?除了宗族制度強化的血緣紐帶,還有穩定持久的契約關系。
由于山林經濟比以年為周期的農耕有更長的經濟循環周期,所以需要更強的經濟約束與保障手段。永泰莊寨的契約組織形式具有一定現代性,例如明確利益相關人,明確山林田地甚至莊寨一間房的歸屬。
永泰莊寨的建筑及其中保留的大量契約文書,讓永泰的契約組織關系有了物質和文字的對照證明,為深入了解明清時期閩中山區開發進程,尤其是家族作為最基層的社會治理單元,通過血緣、地緣和契約關系共同應對政治制度變革、動蕩社會環境和自然條件限制的生存策略,提供了充分證據。
中新社記者:永泰莊寨深藏于山區,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是如何開展永續保護的?
魏青:永泰莊寨與鄉土社會、家族傳統保持著密切的聯系。正因為家族觀念、情感和祭祀傳統的延續,莊寨的核心社區——建造者的家族后人依然維持著和莊寨的緊密聯系,使莊寨在當下仍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隨著遺產保護、鄉村振興和文化復興不斷熱化,族人們合眾出資出力修繕莊寨的舉措日益增多,還專門成立了莊寨保護與發展理事會,在搶修莊寨本體、挖掘宗族文化、舉辦族親活動、推動招商引資、落地業態運營、參與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
同時,永泰莊寨周邊田林資源對應的農林生產活動仍在持續,雖然與歷史上的資源利用方式有所區別,但仍保持了較好的農林耕作狀態。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莊寨開始尋求新的經濟增長模式,如田園綜合體開發、動植物資源觀賞、農林活動體驗、傳統民俗文化體驗等。在保護莊寨遺產的同時,探索延續和復興傳統山林經濟的方式,是永泰莊寨可持續發展的必要嘗試。
中新社記者:列入名錄后,永泰莊寨如何基于遺產價值,去探索可持續發展模式,拓展國際合作?
魏青:列入《2022世界建筑文物觀察名錄》,并不是因為莊寨保護得不好。實際上,永泰莊寨經過多年努力,本體保護威脅不大。對永泰莊寨的保護,還要從其經濟根源出發,延續其特殊的山林經濟,基于莊寨遺產價值拓展包容性發展的路徑。
原本山林經濟的當代延續,要尋找對資源利用最合理、與勞動力匹配、收益最大的方式,讓傳統林業中的經濟作物、果樹等更契合今天的市場需求。這需要引入當代理念、知識和方法,更廣闊的視野和多方面的資源支持。
可持續的旅游發展也是一條重要路徑。莊寨有獨特的價值,但也面對位置偏僻、資源分散等挑戰。通過遺產價值的挖掘,將莊寨和周邊環境作為一個整體,融合遺產和自然教育,為游人提供傳統生存發展智慧的體驗,開拓可持續的文化旅游模式,是一個方向。
莊寨發展的最終目的,是希望遺產價值不僅可以作為當地民眾獲得美好生活的重要資源,也可以成為強化不同代際成員情感聯系和合作關系的紐帶,使物質遺產和家族都獲得生生不息的活力。
列入《2022世界建筑文物觀察名錄》,讓永泰莊寨在未來構建可持續發展模式上,通過國際平臺尋求合作邁出重要一步。未來兩年時間里,WMF將在一定范圍內提供資金支持,并將在國際專家智庫和推廣平臺上給莊寨創造更多機遇。永泰莊寨也將與WMF攜手開展從價值研究闡釋、空間活化利用到遺產展示闡釋在內的一系列項目,促進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鑒。(完)
受訪者簡介:
魏青,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文化遺產管理研究專委會秘書長,曾主持完成多種類型文化遺產的保護規劃編制,主持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都江堰二王廟搶救修復工程和廈門鼓浪嶼申報世界遺產全程服務咨詢工作。
相關新聞:
國內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4日 16:26:57
- 2024年12月24日 14:42:52
- 2024年12月24日 12:44:29
- 2024年12月24日 11:39:15
- 2024年12月24日 09:30:13
- 2024年12月24日 09:09:13
- 2024年12月23日 15:49:24
- 2024年12月23日 14:13:38
- 2024年12月23日 12:01:50
- 2024年12月22日 16:4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