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中國觀察】空間站與“卡脖子”,中國在警醒中爭取“逆襲”
中新社北京9月22日電 題:空間站與“卡脖子”,中國在警醒中爭取“逆襲”
中新社記者 萬淑艷
9月17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實施第二次出艙活動,舉世矚目。中國航天員身后的“太空之家”里,擬南芥幼苗已長出多片葉子,高稈水稻幼苗、矮稈水稻也在奮力生長。
自1987年中國首次將農作物種子送上天迄今的三十多年里,已有千余種植物“上天”又“入地”,培育出小麥、高粱、黃瓜、番茄、西瓜等700多個太空品種,豐富著中國人的餐桌。
航天育種只是中國科技發展的冰山一角。有人認為,這十年,是中國科技進步最大、科技實力提高最快的十年,已成功跨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神舟飛天、嫦娥奔月、天問探火、蛟龍入海、墨子傳信、北斗組網……一次次刷屏,普通民眾對科技發展的關注度持續提升。
航天科技、大數據、5G、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納米技術、醫療新技術等前沿科技的加速創新和應用,正在深刻改變生活。
如今,無論一線城市還是偏遠地區都用上了掃碼支付,購物、出行、訂票、外賣……一部手機輕松搞定。中國高鐵可通達93%的50萬人口以上城市,乘高鐵一天之內可走遍中國。受惠于5G技術,北京專家可通過智慧醫療系統對西藏拉薩的重癥患者進行遠程診療。
科技不僅改變著中國人的生活,還在全球“圈粉”。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邁克爾·萊維特曾公開表示自己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如果你在中國有一部手機,你都不需要會說中文,事情就全能搞定。”
華為、OPPO、vivo、小米、一加等中國品牌手機暢銷海外。智能機器人、無人機、以及自動果蔬清洗機等生活小家電更是令外國網友驚嘆:中國民眾生活在未來。
德國《焦點》周刊3月16日報道稱,1990年,美國、日本和德國在高科技出口全球份額上領跑全球。當時中國高科技出口僅占全球0.6%份額。但到2020年,中國份額已達約四分之一,是高科技出口全球冠軍。
從落后到領先,中國是如何逆襲的?源于幾個“變”:
理念之變。科技體制改革步伐不斷加快,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障礙和藩籬。
投入之變。十年來,中國科技投入大幅提高,全社會研發經費從1.0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到2.79萬億元,居世界第二位。
人才之變。科技人才隊伍不斷壯大,2021年研發人員總量預計為562萬人年,是2012年的1.7倍,穩居世界第一。
基礎之變。中國連續12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是世界上擁有工業門類最為齊全的國家,產業鏈齊全,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基礎。
開放之變。中國持續深化對外開放,重視與全球進行人才交流及創新合作,開放創新環境不斷優化。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國從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
然而,在“高歌猛進”的同時,也有一種感受強烈的痛楚如影隨形——在某些關鍵核心領域仍受制于人。
就在中國加緊建設空間站時,美國又出臺了一項意圖明顯的“芯片法案”。這樣的對比頗為耐人尋味。
近幾年來,美國對中國頻頻發起貿易戰、科技戰,搞斷供、脫鉤,動輒揮舞制裁大棒,在國際上構建圍堵中國的“科技聯盟”,尤其是利用其在芯片等領域的優勢對中國進行遏制,引發中國全民警醒。
中國人清醒地意識到,被“卡脖子”,根在技不如人。關鍵核心技術必須靠自主創新。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科技創新”作為中國未來發展的關鍵詞之一,被重點提及。
如今,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已成為中國科技攻關的重點,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比如,中科院已經成立了一些核心關鍵技術攻關的領導小組。中國特色國家實驗室體系正在加快構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持續提升。同時,投入資金支持一大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正逐步形成完整產業鏈,不僅廣泛服務國內,相關產品還出口到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北斗芯”都是“中國芯”,基礎產品實現自主可控。
本月初,中國決策層議定一份重磅文件,旨在健全體制機制以舉國之力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相信在不遠的未來,邁克爾·萊維特可以享受更多中國科技帶來的便利。(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2日 09:16:06
- 2024年12月22日 09:08:46
- 2024年12月21日 19:19:45
- 2024年12月21日 17:09:19
- 2024年12月21日 14:25:07
- 2024年12月21日 11:25:59
- 2024年12月21日 10:59:01
- 2024年12月21日 10:49:11
- 2024年12月21日 08:21:54
- 2024年12月20日 1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