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21日電 你一年之內跳過幾次槽?為什么跳槽,金錢、歸屬感還是老板的問題?你怎么看你的老板?你對你的企業忠誠嗎?是不是常覺得公司對不住你?做一個快樂的打工者還是憤青,你應該保持怎樣的心態?據《中華工商時報》報道,最新的一次調查顯示:一個普通員工每年有12次考慮離職,有相當一部分因為與老板的關系;有超過50%的人認為老板是靠不住的;在職業測評公司接受的咨詢案例中,80%對老板很有看法
按慣例,年末歲初是一年最佳的求職時機。對于那些想跳槽換工作的人,拿了公司的雙薪再找一個新的公司簽下一年的合同,不失為一樁討巧的生意。而各大公司也因為心照不宣的原因,在年底大肆進行公開招聘。用老板們的話來說,即“年度換血”。
26歲的網絡工程師王元和34歲的助理會計師陳靜同為歲末跳槽大軍的一員。盡管經歷和背景都不盡相同,但二人都同樣堅定地炒了自己老板的魷魚。當問及其離職原因,王元坦率地承認,以前的公司待遇和工作環境都不錯,但自己和老板處不來。用王元的原話講,就是:“實在是看不慣那位人面獸心的偽君子。呆了一年,差不多是該走人的時候了。”而已是一名兩歲女孩母親的陳靜,談起自己離開原來那家私營小公司的主要原因是薪水:“因為有了家,有了孩子,工作的更直接目的就是養家糊口。我還算年輕,過去那種不受老板重視、拿一份清薄的薪水的日子我是不想再過了……”
而已通過朋友關系為自己找到新工作的30歲的姜明目的很明確:“我是不可能永遠打工的。打工只是過程,當老板才是目的。我每干一份工作都在為自己掙經驗和眼界。等到自己的嫁妝攢夠了,我會毫不猶豫地自己干的。”
在相關涉及的訪談和調查中發現,“老板”一詞出現頻率很高。而多數人都以自己的言論的行為和自己的老板在“過不去”。另據2002年上半年召開的中國人力資源能力高層峰會的一條人力資源調查顯示:當下各大公司花在人員流動上的成本是支付給雇員年薪的1.5倍至3倍,56%的經理人員和64%的普通員工每年有12次考慮離職,38%的經理人員和47%的普通員工不滿意他們的工作。而另一項來自法院方面的數據表明,目前中國的勞資糾紛正以驚人速度呈直線上升。
形象:從黃世仁到“偶像”
在相當長時期內,中國人是沒有“老板”概念的。在過去所謂有的“老板”形象中,最有代表性的著名形象恐怕就要算半夜學雞叫的周扒皮和白毛女中的“黃世仁”了。“黃世仁”形象在老一代心目中被認為是典型的雇傭者,丑陋,貪財,好色,暴戾,無惡不作。而隨著改革開放二十年,年輕人顯然比他們的父輩有更不一樣的見地。在過去的一次著名大討論中,相當多的年輕人卻把黃世仁看作成了自己的人生偶像,認為他是一位能干的老板形象,進而認為喜兒不應該嫁給大春而應該嫁給黃世仁,引起了許多上一輩長者的強烈錯愕和不滿。
事實上,“老板”一詞在今天的中國早就成了一種理想主義的代名詞。從美輪美奐的廣告到媒體鼓吹的生活方式,做有錢人,當老板,是新一代中國年輕人的夢想。隨著著名的《福布斯》所作的《中國富豪榜》在國內的風靡,越來越多的中國土生的老板們也如雨后春筍般一茬茬地拔地而起,被人發現。這些人的成功故事成為激勵更多人創業的強心劑。出生于四川新津縣的劉永好,因勇登《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榜首,更因其沉穩憨厚的個性而成為其員工心目中引以驕傲的老板形象,也成為女性心中最完美的男性形象。可惜,像劉永好這樣的完美例子并不多。大多數的老板在員工心目中不僅不甚完美或者還很不光彩。
從最近國內一家知名人力資源公司公布的大型調查問卷來看,許多人在對他們的富人老板除了羨慕,也存在其它許多方面的復雜態度。大多數人對自己的老板評價十分苛刻,甚至于心懷怨恨。而老板們在涉及勞資雙方的關系調查上,也承認糾紛與矛盾日益增多,令人頭痛。
現狀:誰的老板靠得住
近日,北京地鐵多了一本名為《老板是靠不住》的小書。書的封面赫然寫著“這是一本讓所有老板忐忑不安的書!一本讓所有工薪族如夢方醒的書!”“作者提醒讀者千萬別當著你的老板看這本書”。書的作者李波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他是因為自己的職場經歷和南京一家鐘表廠下崗的劉師傅的故事而起了寫這本書的念頭。南京的劉師傅10年間換了100多份工作,平均一月換一次,每次都是一過試用期就被炒魷魚。“劉師傅老實巴交,這不是老板黑心是什么呢?”李波忿忿不平地說。
老板真的是靠不住的嗎?調查中筆者隨便走進一家小書店,隨手翻閱一些專業期刊和時尚雜志,發現很容易就可以在許多雜志中找到相關的內容,有的甚至專設了欄目,內容五花八門:有讀者來信反映自己的勞資糾紛要求救援的;有傳經授道教人向老板要求加薪的;有教人預防老板圈套的……所有的故事都在透露一個訊息:老板黑,老板壞。那么,老板究竟有多壞呢?
只身從江西瑞金來到在珠三角江門打工的劉群,在一家禮品廠從事彩繪工作——用“天那水”溶劑兌過的顏料,為各種工藝半成品上彩。每天,他都要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而且,廠方沒有采取任何的衛生防護措施。因為職業原因染上苯中毒,而被老板無情拋棄。“再也見不到老板,兩年多我沒領過一次工資”。《人民日報》對此事評論為“快救救這些打工者吧!”
據廣東省相關部門統計,廣東職業病防治院各工廠拖欠職業病人醫療費用已達200多萬元。由于發生職業病事故,病人往往成批出現,一些集體廠、私營廠自己難以承受,又沒有參加社會保險,往往拖欠醫療費用,而這種惡果的直接受害者就是他們下面的打工者。
而來自深圳的報道更令人觸目驚心:來自湖北蘄春大同鎮的一個小山村14歲的童工占先朋和他的工友們在東莞的一家非法棉胎加工廠工作,每天一日兩餐素菜卻要工作十幾個小時。當他從工廠逃出后,被老板李某追上,對他大打出手,幸虧被執勤民警發現,進行了解救。
以上故事講的是那些在底層討生活的打工者遇到的黑心老板。但即使是白領階層中的大多數人一樣認為他們的老板是靠不住的。
據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員透露:“目前許多企業仍然以賺錢為第一目的,而員工的勞動保障工作做得還很不充分,就是一些著名的大公司大企業,也存在令人無法想像的不合法勞資現狀……”
被調查者《老板是靠不住的》的作者李波說,老板靠不住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首先,老板是資方的代表,也就是說他們是資本的人格化體現。“千萬不要拿他們當人,他們是掛著人格面具的賺錢機器。”
其次,在中國現階段,中產階級還不是大多數,富人階層正在形成中,許多的資本正在“原始積累”當中。這個過程本身是帶有原罪的。
第三,從老板本身的素質來看,雖然比過去有了提高,但大多數人的素質仍然十分低。“做老板在某些時候門檻很低的,我們也沒有辦法要求他們完美。由于中國改革開放才二十年,這些老板和我們一樣沒有接受過市場經濟的洗禮……”
第四,市場化競爭的加劇,使得企業,尤其是小企業生存環境變得更為艱難,企業壽命進一步縮短。在這種情況下,他連他自己都靠不住,你還靠得住他嗎?生存是第一的,其他的就顯得相對次要了。
類型:員工最不喜歡的老板
調查中發現,最不受員工喜歡的老板類型大約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吝嗇型。參加工作剛滿一年的顏云斯文秀氣,戴一副近視眼鏡。提起自己過去的吝嗇老板,這位21歲的女孩顯得心有余憤。顏云剛參加工作時是在一家私人的小電腦公司應聘做文秘,她的老板是一名到北京創業的浙江人。“800元的工資,中午飯自己解決。加班沒有加班費,所以自己實際上要解決兩頓飯。”顏云的老板對她要求很嚴,用過的廢紙翻一面再用,都用過了就存起來去賣廢紙。“而收廢紙的因為賺得也不多,一般會要求公司把東西搬到院子里。”辦公室就只有顏云一個人,沒有人幫她,只能她自己一次次把成捆的廢紙來回搬運到樓下。“非常沉,而這不是關鍵的,重要的是我覺得自己被老板在廉價使用。”當另一家新公司向她投出橄欖枝后,顏云毫不猶豫地離開了。“聽說以前的同事現在都走得差不多了。”顏云說。
嫉賢妒能、目光短淺型。這類老板一般有一定能力,但心胸過于狹窄,聽不進去下屬太多意見,對于一些比自己強的而不聽自己話的員工施行打擊報復。那些有想法有創造力的下屬大部分不能忍受這種老板。在調查中,一部分外資企業和新興高科技企業的員工把此類老板列為最不受歡迎老板之首。
任人為親型。來自江蘇某鎮的余生向筆者講述了自己經歷的故事。余生原在家鄉的一家服裝加工廠工作,廠長是自己的一個遠房表叔。除了他,廠里的許多人都是廠長的親戚。“這種事在我們那里也很普遍。廠里的財務科長是廠長的小舅子,采購是廠長的妹夫。”這兩個皇親國戚平時在廠里作威作福,威風得很,工人們意見挺大,因此而自己走路的人不在少數。終于一次,廠長小舅子因為欠下賭債把廠里的貨款全部押上,結果輸得血本無歸。廠里差不多全部癱瘓,余生也離開了家鄉。
“老板是靠不住的,因為老板其實是不好當的。”私營業主劉某在為筆者講述時嘆息。劉老板為筆者講述了以下這個關于老板和員工的笑話。
新來的年輕職員被老板叫去。“我注意到你,”老板說,“你工作勤奮,而且在每一件小事上都很認真。”年輕人面露喜色,期待老板的嘉獎。“所以,”老板說,“我不得不解雇你。”“天哪,這太不公正了。”老板笑著說:“我這里已經有過好幾個像你這樣的年輕人,后來他們都成了行家,然后突然跑出去自己辦公司,拼命想擠垮我們。”劉老板在講這個笑話時,更多流露出來的是無奈和傷心。
在一些高新企業和著名大公司,那些有知識有頭腦的員工對自己的雇主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
聯想電腦公司的吳小姐認為,“企業文化很重要。一個沒有企業文化的公司對員工少了親和力和凝聚力。”
美國惠普公司的陳先生認為,“自己對企業的忠誠度主要取決于企業對人才的重視度。”
微軟中國公司的張先生認為,“企業領導的個人魅力是企業不可或缺的財富。領導的個人魅力能極大程度上提高團隊的士氣和合作力,更能激發員工個人的潛力。”
對這種情況,《財富》中文版最近所做的一項工作似乎更加平和而富有建設性。2002年11月,這家雜志首次推出一項調查:《人力資源經理眼中的熱門雇主》。撰文者認為:人是企業的主要財富,要創造企業的價值,首先要使人的價值形成企業最重要的資產。吸引和留住人才,爭當“最佳雇主”已成為企業在競爭中取勝的必備法寶。他們將就此進行一系列專題采訪和評選活動。
“都在罵老板靠不住,老板壞。可只有做老板的人才知道老板可真不好當,可還得當下去。員工干得不高興可以走人,老板可只能日復一日地守著自己的廟。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當老板的該反省的就得反省。”上海迪生禮品公司老板如是說。
抱怨:對企業的忠誠度
職業測評專家白玲女士從1998年到2001年一共做了200個問詢。白玲說,至今為止,在她所進行過的咨詢中以中高層企業管理人員為多,他們有著各種職業困擾,很多人面臨著選擇什么和放棄什么的問題。盡管幾乎所有的人都在詢問他們究竟適合做什么,但是促使他們詢問的原因有很多。“老板問題”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問題。白玲認為,老板、直接上司對于個人的職業影響是非常明顯的。而且,不論咨詢者還是周圍很多朋友、員工都在抱怨自己的老板,抱怨是很普遍的現象。
抱怨來自于失望和急迫的心情。員工的這種抱怨其實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輿論共同影響的結果。遇到問題,大家習慣于抱怨。“抱怨現象”其實在大學里最為明顯。比如現在學生在抱怨求職很困難,一方面是學校和社會的原因,但從自己而言,有多少學生在大學里能夠不計報酬地參加社會實踐,開始為工作積累實力,或者在學科的研究上,多付出一些時間和精力,取得一些成果?而且,現在就業形勢不如從前,那么有多少學生更加認真地分析自我,分析環境,調整心態,真正地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抱怨?
不少的員工總是在想著自己“要什么”,抱怨自己“沒有得到什么”,卻沒有問自己:為了希望從事的職業自己還缺乏什么,可能要付出什么,做得夠不夠。
事實上,員工的這種抱怨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對企業忠誠度的缺乏。因為抱怨,很多員工抵不住更多機會的誘惑,或者不能承受企業暫時的困境,所以消極對抗或者跳槽。其實抱怨的員工可能不明白,這是很多小企業必須跨過的一道“檻”,而一個員工在這種時候不僅要做事,還要學會應對各種可能的突發事件,還要共同創造做事的環境。
困惑:到底何去何從
從調查結果來看,在關于老板的話題中,主要有兩類現象:一是抱怨多。二是想當老板的人多。這二者之間有內在聯系,中國那么多人想當老板,很大一部分是被不健康情緒推動著:老板壞,不能受老板欺負,我得自己當老板。在白玲看來,現在中國的老板和員工都不夠成熟,不成熟的老板遇到不成熟的員工,矛盾沖突自然難免。
在和老板的矛盾中,許多人因為自己的遭遇而決心做老板。老板既然是靠不住的,那么,如果不被老板所領導,是否做老板就是一項好選擇呢?何去何從,這是許多打工一族心中的困惑。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陳研究員給出的建議是:了解自己,認清目標。明白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再做取舍。根據陳研究員給出的建議,如果符合以下指標,可以選擇做老板:一、強烈成就動機:這類人追求卓越和成就感的愿望很強烈;二、良好整合能力:這類人具備不錯的邏輯思維能力,能把各種紛繁的信息整合起來,作出準確的判斷;三、良好承受力和堅持:這類人承受壓力能力強,勇于面臨各種打擊,不言輕易放棄;四、良好團隊組織能力:這類人有天生的領導力,善于調動團隊整個積極性。如果以上四項指標離你相差太遠,建議近期內不要做自己創業的打算。
明白自己的需求很重要。在調查中發現許多打工族身處困境而不能自拔的最大障礙其實是對自己的需求不明白,或定位不夠準確。這種情況主要年齡分布段為18-38歲。
畢業于北大中文系的小余畢業已有四年。他做過財經記者,公司營銷策劃,二級市場書商。每樣工作都做得不長。“每換一樣工作,我都告訴自己不能委屈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不適合的工作都不必強求自己,更不用忍受那些煩人的上司和老板。我一直在尋找,尋找那個我自己看不清楚的歸宿。”現在,小余在北京一家民營電視片制作公司工作,主要參與節目的制作和發行。“我現在干得挺高興的,雖然現在的薪水沒有以前的高,但感覺找著道了,我知道我的工作是有意義有前途的,工作態度和脾氣都前所未有的好,和同事與老板的關系也明顯比從前好得多了。雖然現在的老板也不是說就盡善盡美,但我知道我需要什么。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小余微笑道。
調查到這里似乎該結束了,但員工和老板的話題卻才剛剛開始,并將繼續說下去。
勞資關系可能是人與人中最復雜的關系,如何處理好,恐怕既不是老板說了算,也不是職業測評師說了算———所有的其實取決于你。職業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它的功利性,它更是我們大多數人一生或大半生的生活。對老板和員工都一樣。人生漫漫,快樂地工作是我們的義務,也是我們的權利。當老板變得靠不住時,你該清楚地明白,你就是自己最堅實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