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4日電 繼7月12日美國華納公司正式宣布參與中國內地電影放映業后,好萊塢對參與中國電影市場的動作越來越大。
據文匯報報道,8月,哥倫比亞、派拉蒙、20世紀福克斯三大電影公司高層人士聯袂訪華,用4天時間考察中國部分傳媒業和相關市場、發行公司,并展開了幾輪接觸性談判。據稱,他們是為懷揣的5億美元來尋找合作對象的。
以參股49%的方式同國內年票房冠軍上海永樂電影城合作,是華納公司經過反復論證、艱難談判后的結果。對于好萊塢來說,隨著歐洲觀眾的逐漸流失,占美國海外市場份額33%的亞太地區已成為其戰略擴展的重點,而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內地市場,更是一個蘊藏著巨大回報的金礦。中國加入WTO之后,中美雙方電影界都在關注合作的時機和方式,雙贏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
在此之前,中國放映業從1994年開始引進外資,僅上海就先后有了7家經營理念、硬件設施與國際水準接軌的豪華電影城,并取得了豐厚的市場回報。如果說,以往以香港公司為主的外資參與內地電影市場經營僅僅是一種試探的話,此次華納公司決定進軍內地電影市場的舉措,便是一種長期的、戰略的部署。據悉,華納與內地電影放映業的合作,永華電影城項目只是一個開端,還有更加龐大的合作正在籌劃之中。上海聯和院線即將與美國華納公司合作,在杭州、南京、武漢、深圳等地計劃合作建設新影院。
華納亞洲區負責人透露,為更有利于立足亞洲市場,華納已經著手拍攝適應華語文化圈本土特色的華語電影,第一部就是把深受年輕人歡迎的幾米作品《向左走,向右走》搬上銀幕,由當紅明星金城武主演。
和華納的大張旗鼓不同,好萊塢另一巨頭哥倫比亞公司則以低調的方式悄悄開始了在中國的投資回收。1998年,哥倫比亞在香港成立亞洲公司,專門運作符合亞洲市場需要的影片,每年投資拍攝3到5部華語電影,以確保其在亞洲市場的地位。這些影片包括《臥虎藏龍》、《大腕》、《尋槍》、《夕陽天使》、《雙瞳》、《順流逆流》、《天地英雄》和周星馳正在拍攝中的《功夫》等。在這些作品中,哥倫比亞帶來的不僅是華語電影前所未有的巨額投資,也帶來了技術、宣傳、發行等多方面的經驗。
且不說營銷、技術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單是制作上,中國內地6大電影集團的財力還遠遠不夠快速增長的電影制作成本,中國內地的消費力與國際相比依然偏低。在中國市場上,一部電影的投資若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已經很難收回成本,更別說贏利了。如何利用好外來的資本和市場,這是一個需要中國電影人深入研究的課題。
回顧中國加入WTO前的談判歷程,有關電影的方面,美國派出了強大的談判陣容,因為電影是美國第二大貿易出口產品,好萊塢已經壟斷了全世界電影票房70%以上的份額。他們認為,中國入世后,將為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美國電影業提供無法計數的機會,包括影片開放進口、投資興建電影院以及跨國合作拍片等。如今好萊塢各大公司正忙于圍繞中國市場搞調研做戰略方案,內地電影界在經歷了最初“狼來了”的擔憂之后,也開始重新審視合作的前景,中影、上影等集團都在與美方接觸,在“與狼共舞”中期待雙贏。(陳曉黎 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