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4日電 中國首天載人航天飛行即將進行。據新華網報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宿雙寧介紹說,“中國航天員在太空旅行穿著的艙內航天服,材料和面料都是中國自行研制的,與美國、俄羅斯研制的航天服在整體上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我們根據中國人的體形特征,做了很多技術上的改進,是安全可靠的。”
主要用于航天員救生
航天服按功能分為艙內航天服和艙外航天服。宿雙寧介紹說,中國的航天員首次太空旅行將不出艙活動,所以只配備了艙內航天服。艙內航天服也叫艙內壓力救生服,主要用于飛船座艙發生泄漏,壓力突然降低時,航天員及時穿上它,接通艙內與之配套的供氧系統,服裝內就會立即充壓供氣,確保航天員能安全返回。
確保航天員舒適合體
宿雙寧說,中國自行研制的艙內航天服由三部分組成:一是限制層。它由耐高溫、抗磨損材料制成,用來保護服裝內層結構,并使航天服按預定形態膨脹,保證航天員穿著舒適合體。二是氣密層,這部分用涂有特殊材料的織物制成,有良好的氣密性,防止服裝加壓后氣體泄漏。三是散熱管道,能將氣流送往頭部、四肢軀干,經服裝排氣出口排出,帶走人體新陳代謝產生的熱量。
航天員的頭盔、手套和靴子更加特殊。據宿雙寧介紹,頭盔的盔殼由聚碳酸酯制成,不僅能隔音、隔熱和防碰撞,還具有減震好、重量輕的特點。為防止航天員呼吸造成水氣凝結以及低溫環境下頭盔面窗上結霧、結霜,航天服專家設計了特殊的氣流或防霧涂層。手套與航天服相配套,充氣加壓后具有良好的活動功能和保暖性能。
穿著它工作輕松自如
宿雙寧說,飛船在軌道飛行時,航天員一般不穿航天服。只有在飛船座艙氣密性出現故障時,航天員才穿航天服。航天服雖然結構復雜,看起來有些笨重,但在太空失重的情況下,穿起來并不困難,航天員一般10分鐘左右即可穿戴完畢,穿著它工作和生活輕松自如。
宿雙寧披露,艙外航天服更加復雜,它是航天員出艙進入宇宙空間活動的生命保障和支持系統。一套艙外航天服系統重量約130多公斤。可以把艙外航天服看作是一個最小的載人航天器,因為它能保證航天員在艙外獨立工作8小時。(來源:新華網,記者:曹智、白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