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見聞)苗族百鳥衣掀起“最炫民族風”
中新社柳州2月10日電 題:苗族百鳥衣掀起“最炫民族風”
作者 林馨
正月十三,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十三坡”在安太鄉拉開序幕。連日來,融水系列坡會連番舉行。苗族姑娘們穿上節日必備盛裝——百鳥衣,在蘆笙旋律中翩翩起舞,裙擺相互映襯,掀起“最炫民族風”。圍觀游客發出陣陣贊嘆,不時拿起手機拍照留念。
“兒時,苗族服飾是我們節日必備的盛裝,如今已成為一種時尚。”融水“00后”女孩蒙濛說。
在蒙濛的家鄉,融水苗族系列坡會群被列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之一。坡會上亮眼的盛裝——百鳥衣紋飾精巧、色彩斑斕,由禽類羽毛縫制而成,其制作技藝也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蒙濛記得,小時候最愛搬個板凳,坐在母親的苗衣店里,入迷地看著母親擺出五彩絲線、輕柔布料和精致銀飾,雙手飛針走線,縫制出百鳥衣。在蒙濛心中,手工傳統服飾非普通衣物,其細密的針腳蘊含著千年文化。蒙濛一直期望能像母親一樣,成為苗族文化的傳承者。
2024年,蒙濛大學畢業后返鄉,“接棒”學習苗族傳統服飾制作技藝。在母親的教導下,蒙濛不僅能夠制作日常款苗衣,還學習百鳥衣的制作。她表示,一件精美絕倫的百鳥衣,從構思到成品,要歷經設計圖案、裁剪布料、繡制裝飾、拼接成型等諸多繁雜步驟,整個過程耗時長達數月,售價達上千元人民幣。

除傳承母親的苗族傳統服飾制作技藝,蒙濛也發揮新一代“觸網”的優勢。她與一幫年輕人“組團”,通過社交平臺分享苗族服飾文化、秀麗風景和質樸的農耕生活。
春節前夕,蒙濛團隊更是以苗族百鳥衣為靈感,創作出百鳥衣福娃系列紅包,在社交平臺售賣。蒙濛表示,今年生產的百鳥衣樣式紅包受到年輕人喜愛,苗衣也賣出30套左右。“以前,一年都賣不到10套,如今穿苗衣也成為一種新潮流。”
作為百鳥衣文化的傳承人,柳州市民間藝人楊洪英認為苗族刺繡要有發展,就要有所創新。她把苗族刺繡和服飾進行改良,讓外地游客也喜歡上這一民族服飾。
如今,每逢節假日,到融水體驗“最炫民族風”已成為當地最受游客歡迎的項目。融水縣亦依托民族民俗旅游,引導和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由作坊式加工轉型為企業化經營,采取“公司+基地+民間藝人”“體驗+研學+展示+銷售”模式,拓寬市場銷路。(完)

- 專題:2025新春走基層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3月29日 21:24:27
- 2025年03月29日 20:52:29
- 2025年03月29日 15:58:28
- 2025年03月29日 09:36:32
- 2025年03月29日 08:49:39